1 / 102
文档名称:

唐宋八大家学记文研究(文学).pdf

格式:pdf   页数:10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唐宋八大家学记文研究(文学).pdf

上传人:weizifan339913 2015/10/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唐宋八大家学记文研究(文学).pdf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分类号 密级公开
UDC
硕士学位论文
唐宋八大家学记文研究
郭艳丽
学科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指导教师郭春林副教授
论文答辩日期 2014 年 5 月 17 日学位授予日期 2014 年 6 月
答辩委员会主席杨东甫教授
I
唐宋八大家学记文研究
摘要
唐宋八大家学记文在学记文发展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学记文在唐宋八大家手中,既在记文模式方面有所继承与创新,思想
内容方面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是唐宋学记文的典范。
本论文以唐宋八大家学记文为主要研究对象。
第一章是唐宋八大家学记文创作概述。通过分析唐宋八大家学记
文创作的时代背景,探讨他们学记文的时代特征,从而探讨唐宋八大
家学记文在唐宋时期承传与发展的背景和原因。
第二章是唐宋八大家学记文的内容研究。根据唐宋八大家学记文
的主要内容(以释奠礼为例),学记文可分为“记”和“论”两个部
分。“记”文部分是唐代学记文传统模式,内容主要记载学校的体制
及兴建过程。“论”文部分是唐宋八大家学记文的创新之处,重点论
述其教育思想。唐宋八大家学记文“记”和“论”结合的模式,在记
述学校兴建的过程及其制度考据基础上,增添了学记文的思想内涵,
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第三章是从整体上把握唐宋八大家学记文的艺术成就。唐宋八大
家的学记文构思巧妙,以破体为记居多,采用“策”、“论”等文体的
笔法撰写学记文。唐宋八大家学记文艺术手法极为多样,大大增强了
学记文的文学性。
II
第四章是从文体价值和史料价值方面对唐宋八大家学记文进行
探讨。唐宋八大家学记文开拓了记体文的范围与内涵,它对州县学校
教育情况的载录,具有极为丰富的史料价值。
第五章是论述唐宋八大家学记文对后世学记文产生的影响。南
宋、元、明、清等时期的学记文多以唐宋八大家学记文为典范,给予
了极高的评价,学记文由此快速发展,逐渐成为记体散文之大宗。
关键词: 唐宋八大家学记文记论释奠礼
III
A STUDY OF LEARNING RECORD ARTICLE OF THE
EIGHT GREAT MEN OF ESSAYS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ABSTRACT
Learning record article of the eight great men of essays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plays an important connecting role in the history of
learning record articles development. In their works, learning record
article not only inherits the mode from the former generation, but also
makes progress in contents and thoughts, which is of certain
representativeness.
This paper takes learning record article of the eight great men of
essays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analyzing the creation backgroun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earning record article in the specific period, and futher explores the
ackground and reasons of it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IV
According to the main content form, the learning record articles of
the eight great men of essays 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can be diveded
into two parts of “record” and “discussion”. The part of “record” inherits
the mode of learning record articles in Tang dyn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