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岚皋城关小学郑媛媛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本课的教学设计是以创新教育为指导思想。创新式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新的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1)设置疑难情景,使学生对学学习活动有兴趣;(2)确定疑难在什么地方,让学生进行思考;(3)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4)进行实验,通过实践、应用让学生质疑,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打破以往以教师教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思想,是以学生为本体,教师为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为目的的。创新既是通过旧的知识,新的组合,得出新的结果的过程。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创新的关键。教材分析1、本课教学内容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联系旧有知识,明确认识磁铁有磁性,每一块磁铁都有两个磁极。第二部分是通过实验,认识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同性磁极相斥,异性磁极相吸的性质。2、本课在磁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低年级,安排了认识磁铁能吸铁和磁铁两端吸铁最多、磁铁游戏等内容,让学生对磁铁有初步的了解。本课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磁铁的几个为人类广泛使用的性质。同时为学生学习电磁知识打好了基础。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研究,认识磁铁的性质:指示南北方向,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概括能力。对象分析(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在低年做过磁铁游戏,已经知道磁铁能吸铁,磁铁两端吸铁的能力最强。这为学习本课打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二)、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三年级学生理解、接受能力比较强,经验较多,思维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阶段,但必须以直观的有结构的材料作为依托。才能从对事物现象和外貌的描述抽象出其本质特征。三年级的学生自觉性和自控能力较好,注意力比较易集中,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于提问敢于发言。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研究,认识磁铁的性质。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概括能力。3、教养目标:培养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策略本课采取让学生独立研究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经验和本课的实验研究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得出磁铁的性质。在实验的过程中,不采用“齐步走”的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安排实验的方法和顺序等。实验后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每个学生的研究成果。本课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生动活泼的认识活动过程。本课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辅)定向导趣ð设问导疑ð点拨导思ð拓展导创ôôôô学生(主)自学生疑ð探究质疑ð合作释疑ð实践创新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磁铁、磁铁实验盒(每两人一盒)、玻璃水槽(每两人一个)、方座支架、泡沫塑料等。2、学生准备:配套磁铁学具。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媒体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引入:磁铁、放有大头针的乒乓球、卡纸学生观察现象引起学生注意产生疑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定向导趣(5分钟)让乒乓球在竖直的卡纸上上下滚动。提问:为什么?磁铁能吸铁的性质叫磁性磁铁两端磁性最强,叫磁极。每块磁铁都有两个磁极。谈话:我们今天和磁铁交个朋友一起来玩磁铁好么?大家看看桌上的实验材料,利用这些实验材料,你们研究什么问题呢?老师板书学生的问题。并回答回答预测:有磁铁乒乓球里有铁不知道学生回答:磁铁能吸铁磁铁两端吸铁最多磁铁隔着东西能吸铁…….3、学生思考引出要研究的对象复习旧知识,为进一步研究磁铁性质打好基础探究质疑合作释疑(18分钟)5、大家提出了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