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doc

上传人:乘风破浪 2019/2/5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拜欧阳修为师)。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家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欧阳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杰出博学的散文家,宋代散文革新运动的卓越领导,唐宋八大家之一。由于忧国忧民,刚正直言,欧阳修宦海升沉,历尽艰辛,但是创作却”愈穷则愈工”。他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极力反对浮靡雕琢、怪僻晦涩的”时文”,提倡简而有法、流畅自然的风格,作品内涵深广,形式多样,语言精致,富情韵美和音乐性。许多名篇,如《醉翁亭记》、《秋声赋》等,已千古传扬。欧阳修在北宋文坛倡导诗文革新,是古文运动的领袖,提出明道致用的文学主张。他不仅是古文家,在诗、词、赋的创作醉翁亭记上也极有特色和成就。欧阳修的散文平易流畅,清新自然,具有婉约含蓄之风貌。如其最有名的〈醉翁亭记〉,写于贬知滁州之时,欧阳修寄情山水,从而领会到山水之乐、游宴之乐及与民同乐之乐。文章以「乐」字为主线贯串全篇,脉络清晰,形成往复回环的韵律,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自己以顺处逆的怡然心境。全篇笔致清丽细腻,文词练达,韵致无穷,是山水游记的千古佳篇。至于〈纵囚论〉则是欧阳修翻案文章中的名篇,旨在对唐太宗纵囚史事提出自己的独特看法。既是翻案,文章势必有破有立。文中除了驳斥唐太宗纵囚将致「上下交相贼」,其目的不过在于施恩求名,因此认为圣王治国应「本于人情,不立意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以建立常法。全篇剖事析理,缜密周到,透辟深刻,其逐层论辩,极能令人信服,如「刀斫斧截,快利无双」(《古文观止》吴楚材之评语),是一篇发挥雄辩之才的力作。欧阳修除了是文学家,也是杰出的史学家。他所奉诏修撰的《新唐书》,及独力撰述的《新五代史》,都是别具文学特色的史学名著。如〈五代史记一行传叙〉是为了表彰在乱世中特立独行、有益风俗教化人士所撰〈一行传〉的序文。文中感叹五代之世伦常败坏、廉耻不复之际,其间能洁身自负之士鲜见于世。欧阳修撰史为扬善彰名,于残阙史料中搜罗,而略可叙录者仅得四、五人而已,从中可见欧阳修仿《春秋》笔法褒善贬恶、端正人心的批判精神。全篇文笔简炼明净,很能发挥序文钩稽作意的功用。欧阳修写文章,“草就纸上、粉于壁,兴卧观之屡思屡议”,垂暮之年常逐篇修改自己生平所写的诗文,所谓“不畏先生嗔,却怕后生笑”。王安石评定欧阳修的散文风格:“充于文章,见于议论,豪健俊伟,怪巧瑰琦。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星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祭欧阳文忠公文》)苏辙称其文“雍容俯仰,不大声色,而文理自胜”(《欧阳文忠公神道碑》)欧阳修学韩,而又不拘于韩,如碧波荡漾的清池曲水,有别于韩文的浑浩流转之长江大河。清代袁枚说:“欧公学韩文,而所作文全不似韩,此八家中所以独树一帜也。”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但史料价值不高,刘攽曾说:“如此,亦是第二等文字耳。”《宋稗类钞》有“好个欧九,极有文章,可惜不甚读书”之语。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汤盘孔鼎岐阳之鼓,岱山邹峄会稽之刻石,与夫汉魏以来圣贤桓碑彝器铭诗序记,下至古文籀篆分隶诸家之书,皆三代以来至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