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田氏说明.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田氏说明.doc

上传人:花开花落 2019/2/7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田氏说明.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前言我华夏田氏,起源于公元前550年,迄今已2600余年矣。战国时期陈国宣公当政,时任陈国大夫,颇具贤名的陈完因避难逃到齐国,不敢姓陈,改为田姓,陈完改为田完。田姓从此诞生,田完是田姓的始祖。两千多年来,我田氏族人,世世代代,辛勤劳作,繁衍生息,为国家、民族贡献了聪明才智,名人贤人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约30人之众战国时期,有七公八君,有死不易节的田横,有军事家田穰苴、田单、田忌,有政治家田文,贤臣田差,思想家田骈,侠士田光。汉代有名相田分、田千秋、田延年,易学家田何。隋代有重义三兄弟田真、田广、田庆。唐代有诗人田游岩,画家田抱玉,还有专权横行的权臣田令政,田悦,田弘正。宋代有文武兼备的重臣田况,功臣田锡。明代有名臣田尔耕,田灰扬,文学家田汝成。清代有田文敬。当代有早年参加革命授中将军衔的田维扬,有参加过同盟会,曾任四川省政协委员的国民党上将田颂尧,文学家田汉,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另有年代与事迹不详的田仁厚,田元均。这些名士贤达,世代讴歌,择机侯昆,壮哉前贤!美哉先哲!两千多年来,天灾连年,兵灾不断,族人迁徙频繁,聚散无常,安居时日无多。种种变故,致我田氏无完备的宗谱,无规范的排行字,致后辈修谱难度很大。憾事!我捻头支更是如此,宗谱不备,字辈不详,何时迁来不明,无据可考,修谱困难。捻头支与迁徙的灌云辛河头衔接不上,辛河头与田氏诞生地衔接不上,无可公考证的资料,怎么办?补救的办法先从已知的祖辈开始,修个简谱(或曰草谱),排个急待启用的辈分字。今后若有续谱条件,再详作安排。这个简谱从玉春公开始,称玉春公为始迁祖,作为迁来捻头的第一代。以后各代,都冠以迁二代、迁三代、迁四代字样。这次所排辈分,男女各选30家。(如下列):附:男子辈分30字附:女子辈分30字富有昌荣庆君素碧如雅希承焕绪旺绮云佚芝佩直绍沛裕杰琴华锦笑梦主义守介正竹海兰华卉忠厚传家永春晓丽若秀诗书继世长翠佚湘宝曼详见附记附记:关于辈分30字的说明1、这30字紧接“恒”字辈之后。2、男子选有阳刚之气、饱满、吉祥,遵循儒家理念的字。女子选有温柔美丽的字,与此相的是香闺柔情,百花珍宝。3、所选的字,力求优美,没有不祥的谐音与不和谐之处,没有与田字同部首的字,没有与田字同韵母,同声母的字,尽量多选笔画少的字。4、要求不取单名。因为两个字的姓名,重名多,而且辈分字不好排列。5、给女孩子特殊照顾。女子姓名的辈分字排列不受约束,可在三个字的中间,也可在后边,随便一些,不论是哪一代,都可以这样。即使同一代人,也不强求一个样,这由起名的人考虑安排。这样做是为了起个好的名字。关于捻头支迁入始末的补充说明捻头支先辈,从灌云辛河头先迁到云门寺,大约住了五六代,内有一支迁来江庄、西山、捻头等地定居,迁来的原因,可能是这里谋生条件好。那时候,这里虽然海水东退了120里,但捻头一带仍是一片汪洋,称之曰五羊湖。这里人烟稀少,山场、草滩、水面无主,任凭人们占有“插草为标”。山腰、山脚有一点坡地,我们的祖先将其平整为小块梯田,种点粮食作物。有山、有草滩、有水面,再收点粮食,真可谓衣食无忧,安居乐业。从此,人丁兴旺,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关于建祠、修谱问题的思考一个家族、一个有出息的家族,不能丢掉“承先启后”的民族传统,应该有祭祀祖先和供奉祖先牌位的祠堂,有世代传承的宗谱,有长幼有序的辈分排列。这是有文化、有素养、有品位的表现。若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