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师评价方案设计导语:对于教师评价,各学校狐会有怎样的方案呢?下面是教师评价方案设计,欢迎各位阅读和借鉴。教师评价方案设计【1】学校教师评价是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侧重从自身素质和工作角度对教师个体的综合性评价,是保障素质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措施和有效机制。本方案适用于农村小学全体在职专任教师,学校辅导人员和学校其他人员。在上一级督导机构的组织和领导下,按学校督导评估分工、分别组织学校教师的评价工作。教师评价由学校具体组织实施,学校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领导、同事、家长、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师评价制度,学校成立评价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任组长,有关方面人员参加,负责教师评价工作。教师评价包括一下5个方面的内容基本素质。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能力。履行职责情况。工作效绩。学校要依照上级督导机构的文件要求,在充分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针对学校的特点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师评价实施方案、实施细则等。教师评价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每年度评价一次。在上级教育督导机构的监督指导下,由学校组织实施,评价结果汇入教师业务档案,要把评价情况和综合结果报送主管部门和相应的教育督导机构。教师评价要坚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注重定性分析。评价结果采用等级和评语相结合的办法。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四种。评价结果按《省督导评估办法》有关规定处理教师有下列情况之一,不得评为合格以上等级。 1、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收受学生财务、赌博、乱收费、乱办班、乱补课,工作时间内兼职,参与封建迷信活动或其他行为的; 2、因工作食物造成责任事故的; 3、歧视学生,提法、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其他侮辱学生人格,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 4、旷工、旷课或其他给学校造成损害的。对评定为待合格等级的教师责令整改,一年后复查,仍达不到合格标准的,由学校做出处理。除上级督导机构组织的教师评价以外,不得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标准。更不能作为教师晋升、提级、评优等的依据。教师评价方案设计【2】为实施素质教育,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不以单纯的教学成绩评价教师,科学公正的对教师进行客观评价,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展性的教育评价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思想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教师执行发展性评价有利于教师个体的全面发展,培养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师思想素质和教学能力的和谐发展,激发教师的创新精神。 1、全员评价和全面评价的原则本评价制度面向全体教师,包含两层含义。第一,要求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学科知识、文化素养、教学能力、参与意识、善于共事、终身学习、个人奋斗以及课堂内外的全部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价。第二,要求在评价过程中,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全自掌握评价信息。 2、全体参与和共同进步的原则本评价制度不需要将教师的工作表现划分成若干等级,互相进行攀比,其最终目的是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进步,从而促进每一位教师的未来发展,促进学校的未来发展和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3、保密性原则每一位评价者认真履行保密职责,对教师的所有评价材料非经本人同意不得对外泄漏。 4、民主化原则增加评价过程的透明度,把评价目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程序,评价要求原原本本地告诉所有参加评价的评价者和评价对象,调动广大教师的参与意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5、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对教师工作的评价,既要看教师工作量,如教学课时、课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