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管理的手段目标与价值(图)(图片来源:中华项目管理学会)【看中国2014年02月26日讯】管理,意思包含“管”和“理”,如果只“管”不“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一些管理者,时常只在意“管”,而顾不上“理”,实不可取!因此,要管好一个企业和一群人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总是与现实存在着一定差距。从一定意义上说,一名管理者,必然会得罪一些人,将成功的的管理手段建立在夭折一部分人的利益基础之上。正是基于此,许多人普遍认为,管理在做人层面上,就是搞好人际关系;在做事层面上,就是提高公司效益。反言之,搞好人际关系、提高公司效益就是管理。只会做人,不会做事,是一团和气,是和稀泥,管理上等于零。相反,只会做事,不会做人,常常得罪人,他的管理也等于零。因此,要既会做人,又会做事,这才是真正的管理,合格的管理。能做到这一步的管理者,才能称之为合格的管理者。有时候,管理确实需要给企业动一些大小“手术”,这时,会让企业中的不少人感到“痛”。改革会调整企业原有的利益格局,可能要堵一些人的财路,降低一些人的收入,甚至要揭人之短,使大部分人感到压力增加……这些都是得罪人的事。要抓好管理,使改革见成效,就需要顶着这些压力、冒着这些风险,大刀阔斧地把一项项新制度贯彻下去。从这个意义来说,要敢于管理,坚持理直气壮的管理。敢于管理,坚持理直气壮的管理说说容易,做起来难,做好更难。一名管理者如果空有管理之心,却前怕狼、后怕虎,这个不愿招惹,那个不敢得罪,希望什么麻烦也没有,一心想做“好好先生”,管理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改进。管理者抓管理要达到“东边日头西边雨,道是无(情)晴却有情”的境界。在深化改革、贯彻制度方面要“无情”,制度至上,没有什么讲情面的余地。奖惩分明、能上能下,对于一部分员工来说可能很“无情”。但是,只有通过加强管理,企业才能更具竞争力,才能有更大的发展,才可以增加员工收入,提供更多的岗位,这恰恰是很“有情”的一面。加强管理不能纸上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