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7
文档名称:

mycos - 上海杉达学院.doc

格式:doc   大小:3,635KB   页数:1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mycos - 上海杉达学院.doc

上传人:kunpengchaoyue 2019/2/13 文件大小:3.5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mycos - 上海杉达学院.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上海杉达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3)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本报告撰写者:麦可思团队项目负责人李云阳分析与撰写王梦萍曹晨王丽曹素红祝光辉姚翠赵蕾审稿武艳丽蒋莹校对张扬王锦娜数据采集沈柯伶赵华唐秋艳Copyright©2013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MyCOS)版权所有本报告数据库产权所有者及使用权授予者: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 ,。没有麦可思公司预先的书面同意,本报告的研究方法及报告格式不得以任何形式和手段予以复制。意见反馈******@010-58819662特别声明上海杉达学院与麦可思公司合作开展“上海杉达学院应届毕业生半年后跟踪调研”,并组成项目团队。上海杉达学院团队针对本校特色对本次研究模式和内容提出了相应需求和建议,提供了有效的信息采集渠道。麦可思团队作为第三方独立完成了本报告数据的调查回收和各指标计算,麦可思公司对数据回收和指标计算方法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负责。任何调查研究都存在一定的样本偏差,但本报告结果具有统计的代表性。若本报告个别指标与学校统计指标有差别,由读者自行判断。麦可思(的,得到政府、学术界、商业机构和社会公众共同认可的,具有良好公信力的中国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质量评估机构。麦可思代表“我的中国职业能力”(upationalSkills)。在新浪网和《新周刊》联合进行的“最值得信赖的机构和人士”调查中位列第9名。麦可思公司承担了国家、省级的重大研究项目,与国内四百多所高校有稳定的长期研究合作,是年度《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报》的撰稿者,是中国社科院、世界银行等国际研究机构的合作单位,是年度《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的唯一作者,是江苏省、湖北省、河南省等教育大省的高等教育跟踪系统的承建单位,是世界银行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改革项目(TVET项目)的评估机构。麦可思公司(MyCOS)自2006年以来,每年对毕业半年后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态和工作能力进行全国性调查研究。目前,麦可思已经调查了2006届、2007届、2008届、2009届、2010届、2011届、2012届毕业半年后的高校毕业生,以及2006届、2007届、2008届、2009届毕业三年后的高校毕业生,建立了全国的高等教育的数据参照体系。麦可思数据库已经被中国的众多高校、各级政府教育和人力资源主管部门、各企事业单位、各级学术研究机构、高校毕业生和高考生等广泛参考。目录第一部分 诊断与总结 1一 管理建议 1二 主要结论 2第二部分 培养结果与毕业生评价 10第一章 就业竞争力 10一 就业竞争力指数最高的专业是工程管理 10二 就业现状满意度较高 13三 非失业率与北上广非“211”本科院校基本持平 17四 就业质量 21(一) 月收入与北上广非“211”本科院校基本持平 21(二) 专业相关度较低 26(三) 职业期待吻合度较低 30(四) 离职率较高 32第二章 校友评价 36一 校友推荐度较低 36二 校友满意度与北上广非“211”本科院校基本持平 39第三章 就业特色与优势 47一 职业类集中在财务审计类和行政后勤类等 47二 行业类集中在金融业和专业设计与咨询服务业 50三 用人单位集中在民营、外资企业和大型企业 52四 就业地集中在上海 57第四章 价值观、工作能力及核心知识分析 58一 价值观提升较大的是乐观态度和努力上进精神等 58二 亟待改进的能力是人力资源管理 59三 亟待加强的知识是人事与人力资源 67第三部分 培养过程分析 72第五章 核心课程有效性评价与成绩分析 72一 核心课程满足度较高 72二 最有帮助的专业课程和教师 77三 最没有帮助的专业课程 81四 学业对就业现状满意度等指标均有积极影响 82第六章 社团活动分析 84一 参与比例及满意度最高的社团活动均是社会实践及公益类 84第七章 求职分析 86一 求职成功的有效信息渠道是求职网站和朋友亲戚介绍 86二 有效性较高的求职服务是直接介绍工作和辅导简历写作 87三 平均得到的工作录取份数略低 88第四部分 技术报告 89一 项目背景介绍 89(一) 背景介绍 89(二) 职业和行业分类系统 89(三) 调查样本说明 89二 研究概况 94(一) 研究目的 94(二) 基本研究框架和指标体系 94研究后记 95附录:本校毕业生的主要职业环境举例 96名词解释 123图表目录第一部分 诊断与总结 1第二部分 培养结果与毕业生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