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马原论文.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马原论文.doc

上传人:zgs35866 2015/10/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马原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
关于当代大学生逃课现象的马克思主义分析尝试
院系: 政府管理学院
姓名: 宋君琦
学号: 00932056

摘要
现代中国的大学生中有一个明显的现象就是学生逃课。这个现象由诸多现象引起。也造成了诸多问题。本文希望通过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这种现象进行一定程度的解释并提出一些可能的方案。然而鉴于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本人对其认识浅陋,还希望本文论述还不至于荒谬境地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并能对解决此逃课问题有点滴益处。
关键词
实践认识意识普遍联系内因外因
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马克思主义分析尝试
必须基于现象提出我们的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要求我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必须做到的一条。因此我们首先来看逃课的现象。如今的大学校园内部,学生逃课现象十分普遍,以至有“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之说法,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代大学教育的一些问题。对于大学生尤其是北大的同学来说,每个同学都是在经过长期的努力学****之后才进入了大学的校园,本应珍惜时间继续努力学****对于老师来讲,学生不来上课,老师每一次的辛苦都似乎有些浪费或者吃力不讨好;对于学校来说,学生经常逃课,又怎么能建立世界一流呢?对于学生逃课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角度给予一些回答。
首先是关于逃课的主观原因。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是自觉而能动的。学生逃课并不是因为学生有这样一种本能,而是学生能动的决定。逃课现象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学生有逃课的意识,这样的错误意识指导了学生逃课的实践(毫无疑问逃课是一种实践,只是一种消极的实践)。一些学生出于对课程缺乏兴趣而逃课。对于他们来说,与其去上自己不感兴趣的课,还不如自己看书或做其他事。一些学生逃课是出于学****和工作的冲突。一些学生干部在处理学****与工作时以工作为重,结果就使得在工作繁忙时或者有工作需要时逃课。另外的一些同学逃课就是因为纯粹的是不想上课,或者是周围有人不去上课而引发的蝴蝶效应。这些理由形成了不去上课的意识,而在此意识的作用下,学生不去上课,就显得可以解释了。
接下来是关于学生逃课的客观因素。根据马克思联系普遍性的观点,而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与事物的外部条件紧密相连。对于逃课现象也必须从多个方面来看。从教师的原因来看,学生所逃的课一般都课程质量不佳,或者学生认为学不到知识,或者学生认为“去了也是睡觉”。很明显地能看出学生对老师印象不佳时就容易逃课。相反,学生印象好的老师,比如政府管理学院的包万超老师的课,几乎从来都没有人逃课,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学生都不愿意逃课,为什么呢?个人魅力使然也。因此老师作为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其吸引力之强弱对于学生是否逃课有很大影响。同时,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学生逃课现象与学校的学术氛围有极大关系。现代我国的很多学校由于引进了市场化的操作模式,使得教师必须不断发文章以维持工作而难以认真教学,同时使学生难以平心静气地潜心学术,而是一心希望能经过其他方法获取绩点以求保研资格等。其结果是学术氛围不足,学术氛围不足,则导致了学生并不在内心将逃课视为不良行为,树立了这样一个不正确的价值观,那么学生对逃课就不会反感,反而是能逃就逃,结果是逃课就变成了****惯。
那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应对学生逃课的办法。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出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