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1世纪初,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商品流通已从产品分配模式转向产品分销模式,零售企业在市场商品流通体系中先导行业的作用日益凸现。然而,由于缺乏零售经营管理理论知识的指导,许多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环境的新变化,纷纷出现经营萎缩、效益下降,甚至停业、破产等现象。因而,中国的零售业怎样才能走出困境或误区已成为大家所关注的问题。零售业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人类进行有效的零售活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从零售实践到形成一套完整的零售理论,则是一段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各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很早相应地开设了商科类课程,零售学就是其中一门,相关研究有着较长的历史背景和积淀。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零售领域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变化,这些变化也相应地对零售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关零售学课程的相关研究最早可追溯到50年代初。那时学校设置商业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商业经营与管理、纺织商品学、家电商品学等课程。80年代初开设《商业企业管理概论》课程,80年代后期名称改为《商业企业业务管理》;1999年以后,课程名称改为《零售营销》;随着社会发展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2003年以来,课程名称统一规范为《零售学》。在教学内容方面,在教学改革前,零售学主要以百货业作为零售业态的典范,侧重讲述、分析百货业的发展过程、经营的特点与管理的技术技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零售业发展了重大变化,零售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应随之进行调整和改革,一方面补充了新型零售业态的理论与知识,如超级市场、专业店、便利店经营内容,另一方面删减了部分内容,如零售财务管理等。零售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它不可能也不应该脱离开企业实际情况而单独存在,这种本质决定了零售学课程的教学必须以不断满足零售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基本要求,在遵循零售经营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紧随时代变化而不断调整,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本课程是为贸易经济专业专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充分认识零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了解零售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零售企业选址、商店布置、采购、物流配送、定价、顾客服务等项经营活动的理论、策略和技术方法,学会运用这些理论和知识解释零售经济现象,解决零售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思维能力,为增强零售企业的竞争力以及振兴我国零售业服务,同时为今后从事零售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教学重点、难点及基本要求零售学是贸易经济学生的一门专业课,应用性较强。由于学生缺乏零售经营与管理实践,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将有一定难度。重点是讲授零售学的零售业态、零售业务活动及其管理实践,解决办法:(1)通过课堂讨论课、案例教学提高学生消化理论知识的能力。(2)通过举办专题讲座,使学生更多地掌握零售相关知识,开阔学生视野。(3)在教学中采取分组方式,通过参观、专题调研、课题项目等,强化参与意识和合作贡献精神,发挥学生的特长,整合优化教学资源,锻炼沟通与协作能力。课后作业每章2-3道题考试采用闭卷方式,分A、B卷,平时作业占总成绩20%,试卷分数占80%。零售企业经营管理总论零售企业业态多样化零售市场调查与环境分析零售企业经营战略谋划零售企业经营定位与品牌战略零售企业商品策略与管理零售企业商品采购与管理零售企业服务策略与管理零售企业价格策略与管理零售企业促销策略与管理现代零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零售企业经营管理者能力与素质零售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创新零售企业经营分析零售卖场布局陈列和环境氛围零售店址选择策略与筹备第一章零售企业经营管理总论何谓经营?何谓管理?零售企业经营管理到底要做些什么?经理是指受过专业训练,具有较高经营管理水平和能力的企业经营管理者。经理不一定持有股份,但凭借自己的经营管理才能,进行企业经营与管理的运作,并对企业的经营绩效负责。这样一批负责经营与管理的白领,就是所谓的经理或职业经理。要成为经理,尤其是职业经理,首先就要有较丰富经营管理知识,有一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验,因此,对职业经理一般会有学历和职称上的要求。第一节零售企业经营简析在变幻莫测的环境中,经营几乎成为零售企业的本能,不会经营的零售企业怎么可能得以生存、发展?我们看到,每天有大量的新生企业登上舞台,也有大量衰败的企业黯然离去。一个零售企业如何才能实现永续经营呢?一、“经营”释义“经度营造”,引申为筹划营谋。虽然对“经营”一词的古今释义稍有差异,并且,与商品经济联系在一起后,意思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它含有的谋划之意、深虑之意、深沉之意、刻意求取之意被继承下来了。今有苦心经营之说,市场经济的经营是靠苦心者孜孜以求去取得的;还有惨淡经营之说,意即商品经济经营是要靠经营者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深虑深至,才能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