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海洋监测技术生物监测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311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海洋监测技术生物监测ppt课件.ppt

上传人:相惜 2019/2/20 文件大小:31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海洋监测技术生物监测ppt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生物监测法:受到污染的生物,在生态、生理和生化指标以及污染物在体内的行为等方面会发生变化,出现不同的症状或反应,利用这些变化来反映和度量环境污染程度的方法称为生物监测法。通过生物(动、植物及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生长、发育状况及生理生化指标和生态系统的变化情况来研究环境污染情况,测定污染物毒性的监测方法。生物监测的方法:1、生态监测(生物群落生态和个体生态);2、生物监测(毒性测定、致突变测定等);3、生物的生理、生化指标测定;4、生物体内污染物残留量的测定等。1优点:1、更能确切反映污染因子对人和生物危害及环境污染综合影响。2、环境污染物比较低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有些生物对特定污染物很敏感,危害人体之前进行“早期诊断”。局限性:不能象理化监测那样获得准确数据。       对污染因子的敏感性随生活在污染环境中时间增长而降低,专一性差。要全面、准确地评价环境质量,必须使理化监测和生物监测结合起来,生物监测作为理化监测补充,用理化监测数据说明生物反应现象。2含义:能够对环境中污染物作出定性、定量反应的生物。1、敏感生物:环境中污染物浓度含量很低时(甚至低至化学方法测不出来),、定量分析。如:牵牛花对光化学烟雾很敏感。2、耐性(抗性)生物:这类生物在不良的环境中却表现出良好的生长势。也就是说污染了的环境反而促进了这类生物的生长。如:水体富营养化,蓝藻大量出现。指示生物3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一、水环境污染生物监测目的和监测项目水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水生生物群落,各类水生生物之间及水生生物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的密切关系。当水体受到污染而使水环境条件改变时,各种不同的水生生物由于对环境的要求和适应能力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反应,因此可用水生生物来了解和判断水体污染的类型、程度,为制定控制污染措施提供依据。用水生生物来监测研究水体污染状况的方法较多,如生物群落法、生产力测定法、残毒测定法、急性毒性试验、细菌学检验等。4二、生物群落监测方法未污染的环境水体中生物群落种类多、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当水体受到污染后,水生生物的群落结构和个体数量就会发生变化,使自然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最终结果是敏感生物消亡,抗性生物旺盛生长,群落结构单一。水生指示生物水污染指示生物主要有:浮游生物、着生生物、底栖动物、鱼类和微生物等。利用它们的群落结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能反映水质状况。5浮游生物:是指浮游在水体中的生物,可分为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两大类,其特点是个体小、游泳能力差,是水生食物链的基础,对环境变化反应敏感。浮游动物: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植物:藻类(以单细胞、群体或丝状体的形式存在)。着生生物:是指附着在长期浸没于水中的各种基质(植物、动物、石头、人工)表面上的有机体群落。包括许多生物类别,如: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轮虫、甲壳动物、线虫、寡毛虫类、软体动物、昆虫幼虫、鱼卵和幼鱼等。底栖动物(亦称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是指栖息在水体底部淤泥内、石块或砾石表面的间隙中,以及附着在水生植物之间的肉眼可见的水生无脊椎动物,体长超过2mm。6包括:水生昆虫、大型甲壳虫类、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圆形动物、扁型动物等。其特点是移动能力差、故在比较稳定的水体环境中,种类比较多,每个种的数量适当,群落结构稳定,当水体受到污染后,其群落结构便发生变化,污染较重时,多数敏感种和好氧种逐渐消失,而耐污染种成为优势种。鱼类:代表最高营养水平凡。凡能影响浮游生物和大型无脊椎动物的水质因素,也能改变鱼类的种群。某些污染物对低等生物可能不会引起明显变化,但对鱼类影响明显。鱼类能够全面反映水体的总体水平。微生物:微生物对水体有机污染非常敏感,清洁水体中微生物的数量较少,有机污染物浓度增加,微生物的数量会成倍增加。7生物指数是指运用数学公式计算出的反应生物种群或群落结构的变化,以评价环境质量的数值。1、贝克生物指数由贝克于1955年首次提出:将从采样点采到的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分成两类,一类是不耐有机污染物的敏感种,另一类为耐有机污染物的耐污种,通过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生物指数(BI)=2A+BA-敏感底栖动物种类数B-耐污底栖动物种类数(一)生物指数监测法8计算数值与水质的关系为:BI>10清洁水BI=1~6中等污染水BI=0严重污染水域2、贝克-津田生物指数1974年,日本津田松苗在贝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生物多样性评价水质的方法,其方法是将评价区或评价河段的所有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尽量采到,再用贝克公式进行计算,所得数值与水质的关系为:BI≥20清洁水BI=10~20轻度污染水BI=6~10中等污染水BI=0~6严重污染水域93、生物种类多样性指数由马格利夫、沙农、威尔姆等人提出。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