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捕捉闪电.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捕捉闪电.doc

上传人:镜花水月 2019/2/23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捕捉闪电.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捕捉闪电在十八世纪中期,人们对闪电有两种观念:一种观念认为,雷电是上帝发怒;另一种观念认为,雷电是气体爆炸。这时,勇敢的富兰克林向自然界、向人们的传统观念做出了挑战。1749年,在富兰克林进行的一次电学试验中,在旁观看的妻子不小心遭到了电击。因为当时人和建筑物遭到雷击的事件经常发生,这使他联想到了那两种观念。“莱顿瓶”现象也引导人们考虑到闪电与人工产生的电可能是同一种东西,在1749年11月的一封信中,富兰克林指出了七点根据:闪电和电火花产生相似的光和声,而且都是瞬时发生的;两者都能燃烧物体;它们都能杀伤生物;两者都有燃烧硫磺的臭味;都能流过导体,并且都集中在物体的尖端;它们都能破坏磁性或使磁体的极性倒过来;电火花和雷电都能熔化金属。并且在1749年底他写了一篇题为《论天空雷电与我们电气相同》的论文。他的论文在学术界引起了争论,受到了很多冷酷的批评。但富兰克林并没有灰心,他决心用事实来证明一切。1752年6月的一天,狂风漫卷,阴云密布。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一道,带着上面装有一个金属杆的风筝来到一个空旷地带。富兰克林高举起风筝,他的儿子则拉着风筝线飞跑。由于风大,风筝很快就被放上高空。刹那,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道拉着风筝线躲入一个建筑物内。此时,刚好一道闪电从风筝上掠过,富兰克林的手上立即掠过一种恐怖的麻木感。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呼喊:“我被电击了!我被电击了!”随即他用一串铜钥匙与风筝线接触,钥匙上立即放射出一串电火花;随后,他又将风筝线上的电引入“莱顿瓶”中。回到家里以后,富兰克林用从天上捕捉下来的雷电进行了各种电学实验,证明天上的雷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富兰克林关于天上和人间的电是同一种东西的假说,在他自己的这次实验中得到了光辉的证实。富兰克林的捕捉雷电的实验,对当时的近代科学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因为风筝实验一方面使人类看到了科学征服自然的伟力,另一方面也使人类看到了自身征服自然的伟力。当时,西方还普遍流行着雷电是上帝之火和雷击是上帝的惩罚等神学迷信观念。而森林火灾、房舍塌毁、人畜伤亡等雷电引起的灾害时有发生。在成功地进行了捕捉雷电的风筝实验之后,富兰克林即想到要征服雷电。早在1749年,富兰克林在研究闪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的一致性时,他就从两者的类比中作出过这样的推测:既然人工产生的电能被尖端吸收,那末闪电也应可被尖端吸收。他由此设计了风筝实验,而风筝实验的成功反过来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