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用智慧点亮生命.doc

格式:doc   大小:103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用智慧点亮生命.doc

上传人:762357237 2019/2/24 文件大小:10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用智慧点亮生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用智慧点亮生命——“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启示与反思在深圳培训的日子里,日日仰望名师的身影,也日日为他们或智慧、或理性、或张扬、或内蕴的光芒所笼罩与淹没。康德说过:“这世上惟有两样东西能使我们感到深深的震憾,一是头顶灿烂的星空,二是内心崇高的法则。”这些名师们的思想之光就在我们触手可及的地方交相辉映又相互激荡,织构成一方璀璨的星幕与天空,我们就在这光芒中扬起脸来,遵循着名师的指引去反思与冥想,而当这光芒倾泻至我们的心田为我们点燃一盏盏心灯时,我们的内心则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澄澈与明净,我想这应该是外出培训赋予我们的最大收获和终极意义吧!感谢给予我此次受训机会的领导,也感谢我聆听到的所有智慧的声音!深处的美——教书的智慧从花朵的深处走出果实来从种子的深处走出大树来从石头的深处抱出一头狮子来我的同事王志梅在去年岁末的一次读书心得交流中曾这样说过:“反观我们当下的教育,尽管充满着令人眩目的各种成就,但繁华之中难以掩盖内在精神的贫困。我们这个时代有太多‘内心空洞的表演’,我们也早已****惯于生活在表演与观看表演之中。这种空洞是难以用忙碌来填补的,我们的‘忙’许多时候还在加重这种空洞。”一个月来,关于这番话的记忆在我脑海中轰然作响,让我无以遁形!怎样才能不“空洞”?怎样才能“忙“的有价值?这一次深圳之行让幸运的我从名师身上找到了一部分答案。关于“绿色语文”面对“灰色作文”中“假话、大话、空话、套话”泛滥的“空洞”,有一位真的勇士振臂高呼:“再也不能那样活!”他就是“绿色语文”的创始人赵谦翔老师。他这样评价自己:年长(62岁)、名师(马太效应)、晚熟(42岁出名);他这样定义“绿色”:一是指纯天然的,二是指可持续发展的,而语文的所谓“纯天然”,是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做人与作文一体为“绿色”;他这样创新课程:古典诗文鉴赏课、现代文学精品课、班会感悟课加“东方时空”课!他这样扩展研究性学****学生鉴赏加教师总结!于是在他“经常、精炼、精彩”的作文讲评中,我们醉了;在他学生的“看我辈,笑孙郎”的“一言心得”中,我们醉了;在学生诗作“推轩清风至,檐下燕子鸣。探身欲抚画,我已入画魂”的意境中,我们沉沉地醉了!2、关于“生本教育”这几年“本”这个字在我们教育人视野中出现得格外频繁,从我们耳熟能详、广泛参与的校本课程开发到校本培训,从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再到郭思乐教授倡导的“生本教育”,在追本溯源的过程中,我们是否离“本”越来越近?郭教授现场画了一棵根深叶茂的树来比喻“生本教育”的理论模式,他认为教学的真谛就在于寻找“根本”、打牢基础,做到“简单”“开放”,而“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是激扬生命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我认同他的理论,同时对自身的能力产生了深深地质疑:我是否能准确地找到教学的“根本”?我是否对学生自身的动力有充分的认识?我是否真正了解生命本身的内在力量所在?我是否能把握住“教”与“学”之间的平衡点从而把“教”转化为“学”?“生本教育”于我而言,的确是“任重而道远”!3、关于“课堂磁场与学科印象”唐建新老师在培训前自嘲:“对比他人理论上的‘阳春白雪’,我的讲座只能算是‘下里巴人’!”然而就是在这场讲座中,我汲取了最多的养分!我在倾听,也不断地在与自己今年承担的小课题《信息技术教学中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的探究》进行对比和验证,眼前则仿佛不断地在开启一道又一道门,真可谓“于我心有戚戚焉”!在这里简单重温那些闪光的智慧:课堂教学的理想标准:(1)当堂教新奇零起点不主张预****教学的自信包学生会方法多样卓有成效(2)当堂会有效效果佳教学的智慧分解 点拨 辅导反馈(此时我找到了针对操作能力差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关键点:1、训练非常具体;2、给予合适的台阶)(3)享成功有趣体验到学****的快乐感受到自己的潜力(4)轻负担不累课内辛苦全能巩固课外拥有学****兴趣营造课堂教学磁场的途径追求(实在)课堂教学要实在实惠(2)准备(充分)教材烂熟于胸 忌讳肤浅内容深入浅出 忌讳生硬价值定位准确 忌讳牵强任务(具体)明确集中贪多嚼不烂直奔主题不故作玄虚适度拓展不喧宾夺主实施(可靠)信赖与期待情感眼神激发与调控方式节奏强化与突破重点难点(重点指主要要解决的问题;难点指从学生角度难以理解的内容)评价(发展)学生的情绪****惯 认知 技能课堂的氛围饱满 生动 高效不时观察润物无声及时调整减少遗憾时时表扬强化效果最为打动我的还是唐老师的结束语:“珍惜每一细小进步,积累每一微弱成果。”没有豪言壮语,也并非***澎湃,就那么平淡真实而从容地道尽了填补内心空洞与击退职业倦怠的奥妙所在。是啊,学会珍惜,珍惜自己、珍惜学科教师、珍惜每一位学生,珍惜成功与失败,珍惜努力与尝试,珍惜感悟与分享,珍惜缘聚与缘散,生活就在珍惜中变得简单而美好!是啊,学会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致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