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军民共建和谐社区双拥征文.doc

格式:doc   大小:5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军民共建和谐社区双拥征文.doc

上传人:88jmni97 2019/3/6 文件大小:5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军民共建和谐社区双拥征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军民共建和谐社区双拥工作是“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的简称,双拥工作的产生与发展,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富有特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保证。在解放战争时期,双拥工作所形成的坚强的军政军民团结,在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军民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通力合作,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相互促进,在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稳定中密切配合,在抗御严重自然灾害和重大疫病中并肩战斗,军政军民团结显示出了强大力量。进入21世纪,我党我军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新的历史时期,双拥工作如何与之适应、创新发展、彰显作为,已经成为当前一个非常现实而紧迫的重大课题。发挥优势,完善制度,建立双拥共建工作长效机制,完善工作机制,对双拥共建工作发展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决定性的意义。坚持做到:一、健全组织,制定规划;二、定期座谈交流,及时沟通信息;三、以人为本,突出特色;四、开展国防教育,营造双拥工作氛围;双拥是培育社会公德的重要阵地。爱国主义、国防观念和尚武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脊梁。“有国必防,无军不安”是大家的共识。积极开展国际、国内形势和台湾形势教育,有利于提高全民的国防意识、忧患意识,有利于促进双拥工作的开展。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区九次党代会提出的“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再创新优势、实现新跨越”的整体工作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双拥工作新思路,不断丰富军民共建形式和内容,突出社区载体作用,因地制宜、军地互动、双向服务、双向奉献、双向受益,为推动东丽区和谐发展和驻区部队现代化建设做出新贡献。坚持每年在机关、社区和中小学校举办国家安全形势报告会,并组织开展国防知识学习;充分利用每年的国防教育日和宣传日开展国防法规宣传;组织机关干部参观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遵义会议旧址、红军山纪念碑、瞻仰延安宝塔山;组织机关党员和社区老党员、优抚对象到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伟大胜利》展览;在《国防教育法》颁布10周年之际,开展以“忆红军长征历史,颂党爱国拥军”为主题的国防教育活动。双拥共建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紧扣时代脉搏,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构建双拥共建工作长效机制,不仅为双拥共建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制度的保障,同时也是新时期双拥共建工作的积极创新与大胆探索。要以社区为载体,活动为纽带,双拥共建育硕果实践证明,只有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服务保障机制,才能使双拥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增强凝聚力、吸引力和感召力,推动双拥工作不断发展。从大局着想、从小事做起,以社区为载体、以活动为纽带,将双拥共建工作落在了实处,育出了硕果。一、强化组织领导,凝聚军地双方合力。军地双方要坚持服从大局、服务中心的方向,牢固树立“国防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思想,把双拥融入社区工作,作为创新思路、拓宽渠道、推进社会化拥军进程的事关发展性的大事来抓,纳入到区双拥工作总体规划,提上日程,摆上位置。军地双方加强联系沟通,紧密团结、密切配合、共同参与,军民合力开创社区共建工作新局面。二、坚持理论创新,打造双拥工作亮点。发挥好社区双拥工作理论研究会的骨干作用,通过工作交流、基层调研、外出学习考察等措施,加强对区双拥共建工作的研讨,着力破解市场经济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