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学英语教学论文《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体验。当事物满足人的需要时,就产生喜爱、愉快、满足的情感;反之则产生不满足、厌恶的情感。小学生的情感处于形成的初级阶段,稳定性差,可塑性大。因此,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英语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情感态度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主要包括: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非智力因素,可以具体化为学生对科任教师的情感和对英语学科的情感。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呢?根据实践经验,我谈谈自身的体会。 一、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积极情感的土壤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才是这一活动的主体。学生对学科的情感常取决于对任课教师的喜好,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小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笑容可掬,亲切和蔼,对全班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在课间,尽量创造条件,与学生进行接触,如与学生谈心,与学生游戏。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而不是指责批评。这样不管在课堂内外,还是学习生活中,都让学生从老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热爱,积极的期待和希望,他们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从内心升腾起对老师的信任和爱戴,由喜欢老师而喜欢他所任的学科,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将教诲转为行为,实现老师的期望。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老师所传授的学科,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良好的情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因此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积极情感的土壤。 二、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是积极情感的源泉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有意注意持续时间较短。为此,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活动因素,有目的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得到一定的态度体验,激发他们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与教材之间产生通畅的情感交流。    1、游戏教学,激发兴趣,感受情感。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性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实践也证明游戏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若能将知识溶于游戏中,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学英语,学生就会乐学、快学、多学。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我在教学动物类单词时,请一学生模仿cat、dog、bird、panda、tiger、monkey等动物的动作,其它学生猜,如猜对了就请他来做动作。巩固时,又播放bird、cat、dog、tiger等动物的声音,请学生听音辨物,说出对应的动物,并做相应的动作。调动学生多感管记忆,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又如教学基数词one、two、three、four、five……时,教师先作拍球示范,边拍边数one、two、three、four、five……学生就会情不自禁的跟着数起来,然后让学生自己边拍边数,练习one、two、three等基数词,这样学生在玩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学会了数数。    2、创设情景,以情导行,增强情感。   在英语教学时,教师应通过实物展示、图片展现、音乐渲染、多媒体课件等途径,创设出生动逼真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引起学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