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认真学习两个条例严格遵守党的纪律
主讲田静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思考题
1、党内监督的重点内容和监督主体是什么?
2、党内十项监察制度是什么?
3、实施党纪处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4、党纪处分有哪几种?
5、泄露国家秘密的渠道有哪些?
一、《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1、《党内监督条例》的重大意义
首先,制定这个条例是全面推进党建工作的需要。
其次,制定这个条例是我们严肃党的纪律、强化监督制约体制的需要。
第三,制定党内监督条例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的迫切需要。
2、《党内监督条例》的主要内容和监督的重点对象
《党内监督条例》设5章,即总则、监督职责、监督制度、监督保障、附则,共47条,约6600余字。
《条例》明确提出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
党内监督的重点内容:
七项重点内容,即:
遵守党章和党内法规的情况;
遵守宪法、法律,依法执政的情况;
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
保障党员权利的情况;
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情况;
密切联系群众、维护群众利益的情况;
廉洁自律和抓党风廉政建设的情况。
关于党内监督机构、监督主体和监督职责:
党内监督机构:纪委
6种监督主体:各级党委、党委委员、各级纪委、纪委委员、党员、党代会代表。
十项监督制度:
一是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度。
二是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制度。
三是述职述廉制度。
四是民主生活会制度。
五是信访处理制度。
六是巡视制度。
七是谈话和诫勉制度。
八是舆论监督制度。
九是询问和质询制度。
十是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理制度。
4.“一把手”成为监督重点
条例八个引人注目的亮点
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党纪处分条例》分三篇,总则、分则和附则,共十五章,17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