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混凝土工程中常见裂缝问题预防与处理措施混凝土是由砂(细集料)、石(粗集料)、水泥、水及外加材料按一定比例经搅拌混合而形成的非均质脆性材料。由于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着众多的微气泡和微孔隙,导致混凝土构件通常都是带裂缝工作,由于裂缝的存在和发展通常会使内部的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降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及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外观、构件的安全,给人身生命及财产安全带来安全隐患。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变形引起的裂缝:如温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陷等原因引起的裂缝;有外载作用引起的裂缝;有养护环境不当和化学作用引起的裂缝等等。在实际工程中要区别对待,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一、混凝土工程中常见裂缝产生的成因1、干缩裂缝产生的成因干缩裂缝多出现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或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一周左右。水泥浆中水分的蒸发会产生干缩,且这种收缩是不可逆的。干缩裂缝的产生主要是:(1)组成水泥的化学成份具有体积收缩的特性(见表1-1)。水泥熟料矿物含量与主要特征表1-1矿物名称化学式代号及含量(%)--37慢小早期低,--18较快中低最小好(2)由于混凝土内外水分蒸发程度不同而导致变形不同的结果:混凝土受外部条件的影响,表面水分损失过快,变形较大,内部湿度变化较小变形较小,较大的表面干缩变形受到混凝土内部约束,产生较大拉应力而产生裂缝。(见图1-1)相对湿度越低,水泥浆体干缩越大,干缩裂缝越易产生。干缩裂缝多为表面性的平行线状或网状浅细裂缝,~,大体积混凝土中平面部位多见,较薄的梁板中多沿其短向分布。图1-12、塑性收缩裂缝产生的成因塑性收缩是指混凝土在凝结之前,表面因失水较快而产生的收缩。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在干热或大风天气出现,裂缝多呈中间宽、两端细且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状态。较短的裂缝一般长20~30cm,较长的裂缝可达2~3m,宽1~5mm。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混凝土在终凝前几乎没有强度或强度很小,或者混凝土刚刚终凝而强度很小时,受高温或较大风力的影响,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快,造成毛细管中产生较大的负压而使混凝土体积急剧收缩,而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又无法抵抗其本身收缩,因此产生龟裂。影响混凝土塑性收缩开裂的主要因素有(1)水灰比(2)混凝土的凝结时间(3)环境温度、风速、相对湿度等等。3、沉陷裂缝产生的成因沉陷裂缝的产生是由于构件地基土质不匀、松软,或回填土不实或浸水而造成不均匀沉降所致;或者因为模板刚度不足,模板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等导致。4、温度裂缝产生的成因温度裂缝多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或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构件中。混凝土浇筑后,在硬化过程中,水泥水化产生大量的水化热。由于混凝土的体积较大,大量的水化热聚积在混凝土内部而不易散发,导致内部温度急剧上升,而混凝土表面散热较快,这样就形成内外的较大温差,较大的温差造成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多发生在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