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道德与法律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道德与法律论文.doc

上传人:小点 2019/3/14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道德与法律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标题:道德与法律关系摘 要通常,人们都认为,法律和道德是一致的。法律是正义的化身,是善恶的标准,是道德原则的具体化、条文化。个人行为如果违反了法律,也就违反道德。这种看法,一般情况下大致是不错的。不过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并不是如此简单。道德和法律在应然层面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某个实然的情境中,它们常常发生冲突。道德和法律的冲突是指在对某行为或事物的性质进行评价和选择时,依据道德的标准进行评价和选择与依据法律标准进行评价和选择二者是相互冲突的,不能统一。诠释了道德与法律的冲突的含义,并且介绍了道德与法律的冲突与联系。关键词:法律,道德,关系,冲突法律是一个国家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保证,道德则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应。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再次,再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道德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社会有序化要求的道德,即一社会要维系下去所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如不得暴力伤害他人、不得用欺诈手段谋取权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第二类包括那些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增进人与人之间紧密关系的原则,如博爱、无私等。其中,第一类道德通常上升为法律,通过制裁或奖励的方法得以推行。而第二类道德是较高要求的道德,一般不宜转化为法律,否则就会混淆法律与道德,结果是“法将不法,德将不德”。法律的实施,本身就是一个惩恶扬善的过程,不但有助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形成,还有助于人们道德的培养。因为法律作为一种国家评价,对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法律所包含的评价标准与大多数公民最基本的道德信念是一致或接近的,故法的实施对社会道德的形成和普及起了重大作用。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和推动力量,是法律的有益补充。第一,法律应包含最低限度的道德。没有道德基础的法律,是一种“恶法”,是无法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自觉遵守的。第二,道德对法的实施有保障作用。“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执法者的职业道德的提高,守法者的法律意识、道德观念的加强,都对法的实施起着积极的作用。第三,道德对法有补充作用。有些不宜由法律调整的,或本应由法律调整但因立法的滞后而尚“无法可依”的,道德调整就起了补充作用。所以单一的法治模式或单一的德治模式不免有缺陷;同时,法律与道德又是相互联系的,在功能上是互补的,都是社会调控的重要手段,这就使得德法并治模式有了可能。法律与道德因存在差别而有不可调合之矛盾,同时又因二者之间的联系使矛盾之协调成为可能。在人际关系极其复杂的现代社会里,单纯依靠道德力量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已经不可能了。一个人人都拥有崇高道德、为他人着想的社会,当然是一个美好的社会;但其问题在于它的脆弱:只要有一两个人首先打破道德规范,就极有可能发生骨牌效应。大家看到他的行为为自己带来了更大的私利而没有不良的后果,就没有理由不会做出同样的事情;而且这样做不但是理性的,从个人的角度来说甚至还是公平正义的:没有道理不让我取回本来就理应属于我、却被第一个人所拿走的那一份利益。而法律的束缚则能更为牢靠、有效率,也更能保证公平。越是成熟、发达的社会,法律也就越趋复杂,效率也就因此更高,对所有人的保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