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热点问题.doc

格式:doc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热点问题.doc

上传人:szh187166 2015/10/2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热点问题.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国研究生就业率连续低于本科生
今年,一则研究生就业率低于本科生的消息引起外界广泛关注。近年来,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2009年至2011年,硕士生的就业率甚至连续三年低于本科生。就我校华北电力大学而言,这个现象虽还不明显,但就业率也低于了往年。作为一名研究生,如何正确看待和认识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下面结合自身的想法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首先,进行数量上的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强国战略的不断推进,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更加的迫切,学历也成为了找工作的门槛。大多数的本科生为了提升学历,为了躲避就业压力而选择了考研,一时“考研热”成为了当下流行的社会名词。同时,我国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一路高歌猛进,十年之间翻了一番。有资料显示,北大清华两校的研究生总数已经超过了本科生,在有的高校,甚至出现了一名导师带30个研究生的情况,研究生人数的迅速攀升,导致人才供大于求。“考研热”、“扩招”、“名校”等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考取研究生的意义和价值。对于很多中国大学生来说,读研既是为了增加就业筹码,也是一种“曲线就业”方式。但现实跟他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就业筹码增加了,就业反而愈发困难了,就业“曲线”越绕越远。从社会的人才需求结构来看,无论经济如何发展,终究是平凡的工作岗位远多于高端的工作岗位,社会对普通人才的需求量远大于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于是我们看到,不仅本科生就业率高于硕士生,而且专科生的就业率高于本科生;同时还看到,一边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一边却是各地都面临着“民工荒”。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农民工的就业难度依次递减,都是基于同一个道理:工作岗位越高端,所需就业人数越少。可见,研究生人数的增加同社会需求的矛盾成为了研究生就业率下滑的重要因素。
其次,进行质量上的分析。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过大,部分学校、部分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有所下滑,学术性论文质量下降。还有部分设置专业甚至并没有社会的需求。愈演愈烈的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对研究生的培养影响恶劣,论文抄袭,一稿多投等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另外,研究人员急于求成,缺乏耐心,而且浮躁,最终导致中国研究生培养质量不如欧美发达国家,使中国很难成为科技强国。还有,很多人抱着混文凭的心态来读研究生。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看上去多读了几年书,实际上只是多上了一年半载的课,然后就东拼西凑地写论文、东奔西走地找工作,如此,很多研究生的学识、能力并不比本科生强多少,所以,用人单位宁愿招聘一些本科生,也不愿与研究生签约。
再次,研究生对工作的期望较高。大部分的研究生感觉本科生高了一个层次,希望找到比本科生好的工作,就一直等待更好的单位,迟迟不签约,导致失去了很多就业机会。如果硕士生们能放下身段,“屈尊”到应用型工作岗位,或者到基层第一线的用人单位,可以断言,他们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有可能成为本科生的有力竞争者,他们的就业率会比本科生高,研究生毕竟不会白读,有其不可否认的“含金量”。遗憾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