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三国演义 读书摘记.doc

格式:doc   大小:38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三国演义 读书摘记.doc

上传人:小枷 2019/3/22 文件大小: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三国演义 读书摘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肀三国演义蒀薆好词:【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肄莃偃旗息鼓罿芆【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注:「偃旗息鼓,曹军疑有伏兵,引去。膆蒁出言不逊荿肇【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袃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螈螇【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羄羂初出茅庐蒂薈【出处】据三国演义所载,诸葛亮初出茅庐,佐刘备用兵,观与张飞不服,行事诸多困难。肆肀刮目相待袁芈【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袃蒃危在旦夕莀羈【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袅薁危急存亡之秋螀蝿【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羆羃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腿葿【出处】司马昭在曹髦在位时,为大将军,专管国政,自封为相国,不久封为晋公,昭还假装不接受。髦很生气地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螃肂名不虚传薈羅【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兵精粮足,名不虚传。」螅膀同符合契肈螆【出处】三国志吴志孙传注:「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袆薂吴下阿蒙螁蒆【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蚃蚁敝帚千金膁***【出处】曹丕?典论论文:「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见自见之患也。」蚅肃廊庙之器薀羇【出处】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有廊庙之器也。」螆膂才高八斗罿蚇【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享一斗。」薄薄手不释卷葿蒈【出处】曹丕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蚅蚂指日可待袈膈【出处】诸葛亮出师表:「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蚆螁探囊取物薁羈【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蒄膃羁好句:虿1鸟之将亡!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刘备薅2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刘备芁3听兄一言,使我茅塞顿开,如拨云见日——吕布(李肃说吕布反叛丁原后)蒀4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曹操(比喻有些事情,虽然做了也得益不大,但不做总觉得惜。)膅5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曹操薆6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曹操蚄7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曹操以手指玄德袀8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评曹操袆9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孔明莄10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田丰螂11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仲达艿12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仲达蚆13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周瑜蒅14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周瑜袁15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蚈16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贰之见,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孔明说孙权莆17韩卢,东郭自困于前,而遗田交之获也。——韩卢,天下跑的最快的猎犬,东郭是海内的狡兔,韩卢追东郭二者都精疲力尽,死于山下,过路的农夫不费一点力气把它们捡走了。薇18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何谓无人?——水镜曰刘备(语出《论语》尽管只有十来户人家的小地方也必定有讲忠信的人)芃19枳棘丛中,非栖鸾凤之所。——关羽膈20夫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譬之治家之道,………,其家主从容自在,高枕饮食而已。若皆身亲其事,将形疲神困,终无一成。——杨顒谏孔明***21(孙策)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郭嘉芄22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太史慈莁23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孔明对孙权(鲁缟,鲁国的丝织品,据说是最薄的。强力的弩剑到了射程终了时,已经没有力量了,即使是鲁缟也不能穿破。)袁24贤哉徐母,流芳千古:守节无亏,于家有补;教子多方,处身自苦;气若丘山,义出肺腑;赞美豫州,毁触魏武;不畏鼎镬,不惧刀斧;唯恐后嗣,玷辱先祖。伏剑同流,断机堪伍;生得其名,死得其所:贤哉徐母,流芳千古!————《徐母赞》(徐庶之母)鼎镬,古代烹饪器,此指鼎镬烹人们酷刑。伏剑同流,指刘邦时期王陵之母,与徐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