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卧薪尝胆》说课稿一、说教材分析本课为苏教版三年级第四单元第12课《卧薪尝胆》第二课时。文章讲的是“卧薪尝胆”这个典故,现在这个成语已经非常流行了。课文主要写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败不馁,忍辱负重,后来转败为胜,而战胜越王勾践的吴王夫差却骄傲自大,不听忠言,放虎归山,最终被越国灭掉。课文着重表现越王励志图强的精神,让学生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课文故事脉络清晰,文字浅显易懂,叙述精当,概括力强,段落总分结构明显,层次清楚。二、说学情分析本文故事性强,学生在内容的理解上相对容易,但在情感的把握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多种方式的阅读,让学生与文本中的人物产生共鸣。三、说设计理念为了能在教学中能凸显卧薪尝胆的主题,我设计了倒叙学文的方式,以三、四自然段为重点段,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从而在故事中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的合作探究,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学习勾践励志图强的精神。五、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卧薪尝胆的故事难点领悟故事蕴含的哲理六、说教学方法:教师引导法小组合作法朗读感悟法七、教学流程(一)、直接导入,揭示课题直接导入课题,让学生自读课文,找找具体描写卧薪尝胆的句子。直入文本,初读文本。(二)、走进卧薪尝胆,感悟催人奋进1、通过初读文本,直接进入第四自然段的学习,通过具体的文字,了解卧薪的意思,了解尝胆的意思,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卧薪尝胆的意思,理解勾践这样的行为就叫卧薪尝胆。2、当学生初步说出卧薪尝胆的意思时,教师提问,这样卧薪尝胆的目的是什么?让学生讲目光放在第一句,引导学生说出勾践卧薪尝胆的目的就是报仇雪恨。3、然后让学生深入勾践的内心,勾践贵为一国之君,他放着豪华舒适的皇宫不睡,放着丰盛可口的美味不吃,而去睡柴草,尝苦胆,这样折磨自己,你能理解他的做法吗?让学生再次明白勾践卧薪尝胆的目标就是报仇雪恨。4、教师再次提问,仅仅每天睡柴草尝苦胆就能报仇雪恨吗?他还做了些什么?让学生发现文段中的一小句话,白天,他亲自下田耕种。然后提问,这也叫卧薪尝胆吗?让学生明白这也是卧薪尝胆。5、抓住文章的空白想象当越国的每一位臣民看到贵为一国之君的帝王尽然亲自下田耕种时,睡柴草,尝苦胆时,会怎么想,怎么做呢?感悟催人奋进。6、报仇雪恨是多么振奋人心的力量,抓住第一句中的不忘,疏通本段,勾践什么时候不忘报仇雪恨,学习段落写法,学习段落结构。到底是怎样的仇恨让勾践如此的不忘呢?转入第三自然段的学习。(三)、走进忍辱负重,感悟以屈求伸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勾践在吴国受到了怎样的屈辱?你能理解勾践的做法吗?全班交流,教师引导从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三年感受屈辱这个词语的含义,提问学生,我们能不能这样理解这也叫卧薪尝胆?而勾践面对屈辱毫不退缩。这就叫,引出忍辱负重、以屈求伸。(四)、待到羽翼丰满,终能报仇雪恨1、就是这样的忍辱负重、以屈求伸,将个人的屈辱化成了两个词:发奋图强、救亡图存,然后让学生想象当越王勾践回国以后,看到国家的颓废败落,想起当年的兵败会稽差点灭国,与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