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绵竹灾后重建.doc

格式:doc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绵竹灾后重建.doc

上传人:bjy0415 2015/10/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绵竹灾后重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汶川地震绵竹灾区重建调查报告
灾后重建是有关基础设施重建、家园重建、产业重建、生态环境重建和心理精神重建的一个系统性工程,其成效如何,将直接影响受灾地区灾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其可持续性发展。“”汶川大地震之后,在国家灾后重建政策支持下,绵竹市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优先考虑和解决民生问题为基点,以住房重建、产业重建、生态重建和心理精神重建为重点,安居与乐业并行,努力推进灾后重建工作,并积极探索有益于当地生产、生活秩序恢复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模式。
一、城乡住房重建模式——特色新村新镇
(一)孝德镇——绵竹的“江南水乡”
孝德镇是绵竹年画南派——木版年画的发源地。从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角度出发,孝德农房重建以年画为载体,结合新农村建设,按照统规统建、统规自建的方式,高起点、高标准地打造以城镇化定位的农村集中居住点。“新年画村”孝德镇大乘村是苏州援建重点打造的乡镇示范点,通过“年画上墙”工程的启动,大乘村农居整体进行风貌改造,建筑体现川西民居特色,均为白墙、灰瓦、翘檐,墙面上展示着三国故事、二十四孝等主题的绵竹年画,成为大乘村乡村旅游的丰富资源。此外,在年画老艺人陈兴才的带领下,年画产业建设开始兴起,年画家庭作坊增至百户,从事年画产业的人员增至二百余人。通过将农房重建与乡村旅游、年画产业建设结合起来,大乘村成为绵竹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
而川西文化与江南文化的融合则是孝德新镇重建最大的亮点。孝德的对口援建城市苏州桃花坞与绵竹同列我国四大年画之乡,文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从文化相亲到文化相容,孝德新镇重建将川西民居和苏州风格融合在一起,演绎着别样的
“川苏风格”。在孝德的“苏州水街”上,街道建设呈现苏州园林风格,街道上建有座座江南水乡拱桥,孝德中学和中心小学的苏州元素——圆形拱门和教学楼外墙壁上的绵竹年画和谐的融为一体。苏州街、苏州大道、天香路等等,孝德新城的街道也以援建地的地名或街道名命名,这体现着孝德老百姓对苏州援建的幸福感恩,也使得苏州的援建队伍有了家的感觉。
(二)汉旺镇——生态新镇
汉旺是绵竹唯一原地异址重建镇。汉旺新城不是简单地复制老镇区,而是强调了以人为本和科学重建。汉旺新城的一大特色是生态建设,通过河道整治、景观打造,建设汉旺生态新家园。震前的汉旺是四川重装工业生产基地,拥有东方汽轮机厂、清平磷矿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家,地震使得汉旺的工业完全破坏。要使汉旺真正复苏,有效解决汉旺群众的生计问题,住房重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实现产业重建。在新镇规划中,汉旺进行了产业重构,与无锡共建无锡工业园区,着力打造制造、机电、建工建材等产业集群。
(三)九龙异地安置小区
——精致小镇
九龙清泉村异地安置小区安置因灾失地群众329户。按照统规统建的方式,小区住房均为白墙褐瓦,门前菜园。小区内建有文化活动室、文化活动广场、超市、篮球场、公共厕所、垃圾处理场等公共设施。同时,为了解决居民生活上的后顾之忧,每户分了两三分蔬菜地,政府还帮助村上建了一个大型养猪场,并采取“公司+农户、大户带小户”的模式经营养猪场。通过农家乐、集中养殖、户前菜园,加上原有林地收入等,有效解决了失地农户的可持续生计问题,提升了农户的生活品质,促进了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
二、产业重建模式——产业重构和产业提升
绵竹是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