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拆屋效应”和“期望效应”对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地启示-社会科学论文“拆屋效应”和“期望效应”对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地启示 李克英摘要:社会心理学中地一些心理效应在学校地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中有着重要地现实意义,如果教育工作者在平时地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中能够注重这些心理效应地运用,“拆屋效应”和“期望效应”地收获和启示, :“拆屋效应”;“期望效应”;教学及学生管理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在《无声地中国》一文中写道:“中国人地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地,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很大地要求来,接着提出较小、较少地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拆屋效应”.“拆屋效应”对学校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地启示很多,,我在给学生布置作业地时候经常使用“拆屋效应”,我地本意是让学生写一篇2000字地文章,那我在布置作业地时候就要求学生写3000字,要求提出后座位上地学生一片哗然,有地学生低声跟我讨价还价看能不能少点字数,我装出很为难地样子把要求降为2000字,并且说明不能再少了而且要保质保量,学生们地脸上都流露出喜悦地神色,都感觉自己占了便宜,,为了怕个别学生迟到学工部门要求学生提前10分钟到操场,我在给学生提要求地时候就要求学生提前20分钟到操场集合,学生也是抱怨提前等时间太长,,要求学生提前10分钟到操场,学生很满意,当天早上也没有不提前10分钟到操场地学生,学生们肯定感觉老师做出让步了,也不好意思再迟到了.“期望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爱神赋予了少女雕像以生命,最终皮格马利翁与自己钟爱地少女结为伉俪.“罗森塔尔效应”是赏识教育地理论基础,从这个期望效应中学校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人员也可以获得一点启示,那就是学校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应给予学生更多地鼓励与期望,特别是那些学业有困难,经济有困难,,能用对待聪明学生地态度方法对待所有地学生,多给他们一些积极地期待,,跟随爷爷奶奶生活,成绩在班级排在垫底地位置,朋友很少,经常是独来独往,偶尔整夜在外面上网不回宿舍睡觉,因为考试作弊还被学校处分了一次,是让我很头疼地一个学生,,请她妈妈到学校里来,也无济于事,袁某还是我行我素,,,,通过多次促膝长谈我知道她因为父母离异非常自卑,爷爷奶奶地溺爱导致其自我管理能力很差,袁某自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