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积极心理学选修课内容.doc

格式:doc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积极心理学选修课内容.doc

上传人:1006108867 2013/1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积极心理学选修课内容.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讲认识积极心理学
一、人人所关注人生话题
幸福的奥秘是什么?现代人为什么经常不快乐?怎样保持生命的最佳状态?怎样走进一个洋溢积极的精神、充满乐观的希望和散发着春天活力的心灵世界?
这是每个人所关注的人生话题。
二、我们其实并不幸福!
在青少年中,常常会谈论一些关于人生的话题,谈论在他们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是什么,他们所向往的生活又是怎样。虽然处在相似的生存环境中,学生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期望却大相径庭。
“我的生活中唯一重要的事就是好好学习,考所好大学,以后找个好的工作。”
“我希望以后能挣大钱,有很多钱才能做很多自己喜欢的事,才能让家人过得幸福。”
“我觉得不论在哪儿生活都很痛苦,也许我可以躲到一个没有人打扰的地方去生活。”
“我讨厌学习,我想早些工作,那样就可以摆脱痛苦的学习生活。”
令人惊讶的是,众多的答案中,反映能够享受生活乐趣的人并不多。
在“挨过苦”的大人眼中,现在的大中学生,大多生活不愁吃穿,无忧无虑,只要认真学习就好,应该非常幸福,但是在他们自己的眼中,答案却远不是这么简单。
华师大附属中学高一年级的几名学生对本年级的同学进行了一个“幸福指数”调查,结果显示:在0~100分的幸福感自评中,有六成学生给了自己80分以下,而他们最不满意的方面是“自己”。
另一项对大学生生活满意感的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们对生活非常满意的占0%,%,%,%,%,不满意的占30%,%。上述数据也表明有30%左右的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总体上持满意或肯定的态度,而有接近7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的满意程度较低,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经历困难、挫折的考验,有时会对生活感到厌倦,甚至感到痛苦。我们发现,很多人会时常感受到低落情绪的困扰,生活中出现的各种负面因素都会或多或少吞噬人们对幸福的感受。
当面临挫折和挑战时,当面对竞争失败的结果时,一些弱者认为是自己的能力不够导致失败,陷入深深的自责中,他们觉得如果某一重要的事情失败了,人的一生就失败了,生命变得毫无意义。
现代社会,抑郁症是专对幸福的杀手,它令一个人活着,却在精神上枯萎。统计表明,90%以上自杀者都伴随着抑郁情绪。有关研究表明,越是年轻一代抑郁的人就越多。它是一个现代瘟疫,四处传播。
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转型的加剧,社会各阶层贫富差距的扩大和利益分配的不平衡,人们似乎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消极心理。
弱势群体抱怨生活的不公平,具有强烈的仇富情结,而富人则觉得自己是全凭个人奋斗才出人头地的,成功全是个人因素造成的,没有看到社会给他提供的机遇,对他人和社会不讲回报,对弱者缺少必要的关心,具有冷漠情绪。
个人主义的盛行,使人将失败和成功都归咎于个人因素,以胜者王侯败者寇的实用主义哲学来衡量人生,导致成功者的冷漠和自大,失败者的愤怒和抱怨。这种不能超越简单竞争的幸福观对于社会的各阶层人的心灵都具有损害作用。
竞争不是生活的目的,只是幸福生活的手段,如果竞争令人精神上不幸福,甚至痛苦,竞争成为生活终极目标,人类一定会被这一自身创造出来的增加财富的手段所毁灭。
三、谁能给我们幸福?
面对成长的种种困惑,学生们自身的力量是很有限的,而学校、家庭能为学生们提供的帮助也是差强人意。
学校,作为学生们受教育的场所,由于它特定的教学目标,把目光主要放在了学生的学绩表现等方面,至于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是否心情愉悦,是否承担着巨大的身心压力,是否有健康的同伴关系却是无暇顾及的,在中国尤其如此。

家庭本应作为我们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支持系统。然而,事实却是,当我们进入青春期,便开始了与父母“争夺自主权利”的斗争。不论这种斗争是彰显于外的,还是隐藏于内心的,我们都在尝试着脱离父母的束缚,实现自我的成长。
我们需要尽可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寻求人生的意义,适应社会的挑战。在努力证明自己的成熟的同时,也更需要外界的帮助;我们既希望证明自己的独立能力,同时也会留恋父母的呵护。
这让我们与父母的距离在忽远忽近间摇摆,父母们如果缺乏对这个阶段孩子的了解,缺乏有效的交流方法,即使他们很想能帮助孩子们走出心理的困境,也往往会适得其反。
四、获得幸福的有效途径。
如何寻求一个易于理解,安全有效,能够成为人们面对成长中的心理困境时的好帮手,成为人们的快乐加油站,但这的确很难。
“积极心理学”就是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摆脱心理困境的“工具”,它已在国外吹起了一阵强劲的旋风,给无数的人带来了欢乐和幸福。现在,我们把积极心理学引入到中国,希望能够对更多的人有所启发。
有人说积极心理学是一种使人幸福的心理学,也许这是积极心理学的最佳定义。尽管生活中的幸福是每个人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