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产后出血预防及护理.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产后出血预防及护理.doc

上传人:ying_zhiguo03 2015/10/3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产后出血预防及护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产后出血预防及护理
摘要:目的通过对30例产后出血产妇的病情观察,探讨总结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12月治疗的30例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结论及时做好产后出血病人的预防及护理工作,是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孕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产后出血;预防;护理
产后出血是指阴道分娩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术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超过1000ml,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1】。绝大多数产后出血所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避免的,其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预防产后出血意义远远优于最好的治疗。现代医学理念认为预防重于治疗,以“积极主动”处理代替“期待”处理,及时做好产后出血病人的预防及护理工作是防止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孕妇死亡的重要措施。本文对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治疗的30例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临床观察,以探讨总结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12月在本院分娩后发生的产后出血患者30例。30例患者中,胎盘因素3例,软产道损伤3例,子宫收缩乏力23例。凝血功能障碍1例,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分娩后2h内发生者25例,%;分娩后2h后发生者5例,%。分娩后2h内发生者所占比例较高,此时产妇还没有转入病房。因此,助产人员的密切观察及护理,及早找出发生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一环。
诊断标准
产后出血的临床诊断标准是指胎儿分娩后2h内的出血量>400ml,或24h内阴道出血量≥500ml

于胎儿娩出后立即置聚血器于产妇臀下,测定出血量。
2 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护理
:医院要建立一个完善的抢救组织, 抢救应当高度重视,相关科室和部门应为抢救备有“绿色通道”【2】,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应该以产科为主导,联合血液科,检验科等科室抢救产妇,另外所有高危妊娠不应该在一级医疗机构分娩。
产前预防护理措施
、既往史、家族史。定期产前检查,对一些高危妊娠的患者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前入院观察。
、胎方位及骨盆情况。通过熟练的“四步触诊”法及确切的数据测量准确评估胎儿大小、胎方位、骨盆大小及产道有无异常等,初步决定分娩方式。
产时预防护理措施正确处理好三个产程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
、胎心、宫缩情况,定期肛查,了解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情况,用产程图监测产程进展,及时发现和处理产程延缓和停滞;用是做好心理护理,孕妇入院后,面对陌生的住院环境及分娩疼痛的恐惧,易导致过度紧张,引发子宫收缩乏力,产程延长而导致产后出血。部分产妇对新生儿性别不满意易出现情绪低落等心理,也易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3】,焦虑和郁也是增加产后出血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保证孕妇的基本需要,鼓励产妇进食水,保证产妇的能量需要及休息,避免产妇疲劳,必要时给予安定静推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