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9
文档名称:

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226KB   页数:7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doc

上传人:坐水行舟 2019/4/25 文件大小:2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第一章 总论 4第二章保护区基本情况及现状评价 9第三章总体布局 22第四章规划内容 54第五章重点建设工程 58第六章投资概算 60第七章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 、作用和职能 63第八章 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68第九章效益评价 、保存最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是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又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地,被《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确定为最优先保护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它不仅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的理想场所,也是开展自然保护、宣传教育、培训自然保护人员以及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其特定的地理位置对闽赣两省的闽江、赣江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和两省气候调节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保护好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不仅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而且对全球环境保护也有重要意义。1979年4月16日,福建省政府决定建立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年7月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将福建武夷山列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1987年9月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UNESCO《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接纳为生物圈保护区。1992年2月在北京“中国自然保护区优先领域研讨会”上被确定为中国40个具有国际保护意义的A级保护区之一。1999年12月,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武夷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成为世界双重遗产保留地。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早在19世纪40年代,就有国外生物学家到此采集标本,随后国际交流不断。特别是1987年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网后,进一步扩大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先后有阿根延、日本、英国、美国、泰国、荷兰、德国、澳大利亚、瑞典、加拿大、法国等国的专家学者,到区内考察、培训、讲学、研讨、交流,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国际知名度日益提高。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以来,在上级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科研教学部门的通力配合与鼎力协助下,经过保护区全体职工的艰苦奋斗与不懈努力,在资源保护、本底调查、科学研究、开发利用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保护管理制度和实施计划,各项事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就全面、科学、系统、有效的保护与管理而言,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由于资金投入不足,保护管理技术手段相对落后,特别是缺乏现代化的预测预报系统、监测系统和信息化管理系统等先进管理手段;科技水平不高,难以开展以森林生态系统研究为主的高水平的国际、国内的技术合作与交流;社区保护与利用的矛盾仍很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为了扭转落后局面,需加大投入,加快建设与发展步伐,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根据国家林业局近期提出的“十五”和未来十年要突出布局调整、加速生态建设、努力实现新世纪林业的跨越式发展的总体构思,明确指出抓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建设,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便是其中之一。为了搞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在总结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往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围绕解决好基因资源保存、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科研监测、自然资源利用等带有方向性、全局性的问题,提出保护与发展对策和行动计划,以加速保护区的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1998]111号)、原林业部《森林和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文件的要求,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决定开展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⑵《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⑶《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⑷《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