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学好英语的方法.doc

格式:doc   大小:129KB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学好英语的方法.doc

上传人:zbfc1172 2019/5/6 文件大小:1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好英语的方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听力不好是说不好英语的最大原因最近,我常常在报纸上读到一些消息,说是40%的公司招聘都要求应聘者能够说英语,不会说英语的中年人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等等。毫不夸张地说,今后如果你不会说英语就没法在一流的大公司谋得重要职位。但是,许多人的英语很差,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人们这么不善于学****英语是由于他们性格内向、害怕犯语法错误,所以很少开口说英语造成的。但是,这个性格上的因素是真正的原因吗?我认为不是。最大的原因是英语听力不好,所以人们说不好英语。《速听英语》(松本道弘著)一书指出,人们不会说英语是因为听的能力不够。松本道弘先生就人们英语听力差的问题在书中这样写道:“美国举办TOEFL考试的机构ETS于1981年3月所做的英语水平调查表明,亚洲各国英语水平最差,日本留学申请者的总分在106个国家中位居第85位,这在号称水平最差的亚洲各国中也排在最后一位。韩国和中国考生的成绩仅稍好一点儿。真是让人没话说了。”他得出的结论是:人们听力“五音不全”就是因为没有抓住英语的节奏。现在看来,这已经是17年前的老话了,但是在这17年间,人们的英语水平却是一点儿也没有进步。为什么呢?因为人们没有理解“语言的学****其实是一个听觉问题”这个道理。对外紧锁大门的耳朵语言不是用眼睛而是用耳朵来学的东西。你要明白:是否能够说某种语言是一个和听觉有关的问题。如果你抱着做学问的态度来学语言,你就不能真正地掌握语言。因为它是一个纯粹的听觉系统上的问题。各国语言在说话的时候传会产生不同的音域频率。我们耳朵的结构让它不能接受其他语言的频率,所以耳朵对于其他语言是紧锁着的。不能听也就不会说——听觉系统就是这么回事。如果你不能理解到这一点,你就没法学外语。怎样才能够打开平时紧锁起来的耳朵,让它变得对其他语言敏锐起来呢?声音信号在被正确解读之前是不会同化到谈话中去的,所以我们要让我们的大脑工作起来,让它对听到的词语进行吸收、解码并再现。完整地听取声音信号是语言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基础。这一点大家在学校的英语学****中是很难体会到的,所以很多人往往学了10年英语却还是听不懂、不会说。正确听懂语言就容易再现语言。要想说好外语,就必须要去体会讲这种语言的人们的听觉世界,并争取在最短的时间了解他们的语言、声音、语法和心理。要理解语言就一定要把感知装置动员起来,感知装置就是听觉器官及与它相连的所有神经组织。学****语言就是要为自己打造出一副新的耳朵。学语言是耳朵的问题,我们不需要用眼睛来看教材,因为它没有让我们用上耳朵。语言的学****和知识(左脑)没关系,我们其实不用看铅字,重要的是要能够听准。只有能够听准、听对,才能够开始学****语言。英语是高频率语言人们在学****外语时往往忘记了耳朵的重要性。世界各国语言都具有不同的声音频率,因此说话时产生的振动音也不同。下面让我们来解释一下。图1世界各民族语言的频率Hz(频率)1252505001000150020003000400012000英语美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俄语日语注:英语的声波带在2000hz以上,西班牙语、法语和日语都属于相对较低的音域。不同语言的频率处于不同的声音领域。日语和法语、西班牙语都是频率在2000HZ以下的低频率语言,而英语则是在2000HZ以上的高频率语言。这两种语言所在的频率带完全不同,由此造成他们学****英语也比较困难。使用低频率语言的人生了一副听不懂英语的耳朵,这副耳朵只能听懂母语的特殊发音。他们的耳朵、大脑和听觉中枢也都已经适应了母语的听和说,对未知的声音根本就听不进去。俄国人、荷兰人和葡萄牙人能够熟练地掌握好几门外语,因为他们的语言频率带从低频率跨越到高频率带,音域很广,所以他们学****语言也就变得比较容易。不论出生在哪个国家,,而且他生在哪个国家就会适应哪个国家的语言。各国语言都有各自不同的“优势频率带”和音域,其他音域的声音只居于次要地位。人类的听力具有绝对音感和相对音感。绝对音感必须在0~6岁之间培养,过了6岁,听觉机能已经固定,就会出现耳朵听不懂的声音。婴儿则没有这种限制,婴儿或6岁以下的儿童的耳朵还很有弹性,能够很快适应陌生语言的频率数。一般人都认为听外语很难,其实这是因为我们的听觉受到了民族特殊环境的限制。不会说外语只是因为我们的耳朵还没有被打开。学****语言时语法固然也很重要,但训练自己能够正确地听音和再现,培养良好的听觉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胎儿把母亲的说话声当成身体的回音来听法国心理语言学教授、音响音声学权威托马迪斯认为,人的耳朵上有两扇大门,一扇叫做“鼓膜”,另一扇是锤骨和镫骨。鼓镆是一个语言的超感觉接收器,它和锤骨、镫骨的肌肉相连,上面分布着形态各异的副交感神经。通过听觉器官,语言能够传达到神经组织和所有自律神经上,也就是说不是只有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