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五台山攻略.doc

格式:doc   大小:76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五台山攻略.doc

上传人:镜花流水 2019/5/8 文件大小:7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五台山攻略.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三天基本上可以把五台山主要寺庙都转完,这样的行程强度适中,比较适合大部分休闲游的人。Day1黛螺顶圆照寺菩萨顶显通寺塔院寺殊像寺集福寺1黛螺顶2显通寺3塔院寺先在台怀镇游览,上黛螺顶,从黛螺顶下来后进入善财洞,穿过圆照寺、广化寺。到街区先吃中饭后,从菩萨顶山顶门进入中央寺庙群,向山下游览。主要寺庙有显通寺、塔院寺、姝像寺等等。如果住山上可以根据时间游览集福寺、林彪别墅。如果住山下可以游览普化寺。Day2清凉寺金阁寺龙泉寺南山寺南台顶镇海寺1南山寺2南台顶第二天转外围,出发先奔清凉寺、金阁寺、龙泉寺。中午饭后到南台,南台转下到南山寺,观音洞等Day3东台顶西台顶碧山寺1东台顶2西台顶©起早到东台看日出,转一下碧山寺之后上西台,然后奔车站返程。黛螺顶,在台怀中心寺庙集群区东,位于陡峭的半山脊上。从山下仰望,只见巍巍高山的半山腰间又耸起一座小山。山顶寺宇的山门和牌楼围在树木之中,常有云雾缭绕。小山形如大螺,盛夏草木萋萋,呈一片黛青,故山顶寺宇名为大螺顶,又称黛螺顶。“无穷松韵清双耳,不尽云山豁两眸。”站在这里极目远望,但见南台、中台、北台横出天际,与寺院背靠着的东台绵连在一起,象是天然大屏障,围护着台怀腹地的寺庙建筑群。俯瞰台怀,又见殿宇鳞次,楼阁峥嵘,佛塔对峙,石阶层叠,琉璃瓦反射着金光,红围墙一道又一道,呈现出一派佛国风光。塔院寺是五台山著名的五大禅处之一,原来是显通寺的塔院,明代重修舍利塔后独成一寺,因院内有大白塔,故名塔院寺。耸入云天的大白塔,是寺内的主要标志。塔全称为释迦牟尼舍利塔,俗称大白塔。塔身拨地而起凌空高耸,在五台山群寺簇拥之下颇为壮观,人们把它做为五台山的标志。此塔通高七十五点三米,环周八十三点三米。塔院寺坐北朝南,由横列的殿院和禅堂僧舍组成。建筑以雄伟壮阔为特点,比起布局匀称严谨的显通寺来,要开朗得多。中轴线上有影壁、牌坊、石阶、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慈廷寿宝殿、塔殿藏经阁以及山海楼、文殊发塔等建筑,气势雄伟。五爷庙坐北向南这座建筑便是大名鼎鼎的五龙王殿,人们通称五爷庙。五爷庙创建于清代,民国年间重修时,增建了殿外前庭。一般佛教寺院是不供龙王的,而五台山为什修龙王殿呢?很久以前,五台山地区并不是清凉胜境,而是酷热难熬,当地百姓深受其苦,专门为人排忧解难的大智文殊菩萨便从东海龙王那里巧妙地借来一块清凉石,从此五台山变得凉爽宜人风调雨顺,成为避暑胜地。而这清凉宝石原本是龙王的五个儿子播云布雨回来驱暑歇凉之物,当他们发现歇凉宝石被文殊菩萨带到五台山后,便尾随而来大闹五台山,直把五座陡峭如剑的山峰削成五座平台,要讨回清凉石。不过文殊菩萨很快就降服了他们,让他们分别住在五座台顶。五龙王被安排在最高的北台,专管五台山的耕云播雨。人们感激他为五台山地区造福,就为他建造了庙宇。东台顶亦名望海峰,海拔2796米,为五台山东台,位于台怀镇东10公里,海拔2795米,面积100余亩,台顶曾建有望海楼。隋文帝时台顶始建寺院,元代重建时名为望海寺,明代嘉靖年间重修,内供文殊。远望望海峰,犹如一只站立的大象。居顶环视,又像一个特大的龟甲。古人说:“登上东台顶,极目到海瀛”。登东台而看日出,是五台山旅游的一大景观。而望日出中,又数“云海日出”最为壮观。夏日天气晴好时,黎明登临其上,可见云海尽头的红日喷薄而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诗人赵朴初,1981年登临东台时曾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