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论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摘要】适用除外制度在各国的反垄断法中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但较好的协调了规模经济与反垄断法之间的关系,还促使了反垄断法优先政策目标的实现,所以说反垄断法与其适用除外是具有根本一致性。【关键词】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竞争一、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概念和特征(一) 适用除外制度的概念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是指在一些特定的行业领域中,为了公共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的需要,允许存在一定程度的垄断行为,而反垄断法对此不予追究的法律制度。目前,我国学界存在适用除外制度和豁免制度两种说法,但大多学者都不作区分。(二) 适用除外制度的特征第一,适用除外制度具有社会本位性。适用除外制度的根本目标就是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因为在某些特定行业或领域可能存在过度竞争,这往往会导致资源配置的极大浪费,最后损害消费者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所以国家为了提高市场的运行效率,不得已让自由竞争退居次要地位。这也与竞争最后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第二,适用除外制度具有效力上的相对性。如果不正当使用适用除外制度则会影响自由竞争,损害社会公平。所以各国都不再笼统的把某一领域或行业作为除外的对象,而是规定了相应的标准和条件,有的还要得到反垄断法执法机构的批准和许可,由此可见适用除外是相对的;第三,适用除外制度内容的发展性。反垄断法本身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从而表现出了大量的不确定性。适用除外的内容为了应对复杂的经济政治环境和产业政策不得不及时调整和变动。纵观其它发达国家,在经济立法中也都基于本国的政治、经济政策为出发点对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进行不断地调整、补充和完善。二、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的基本理论分析适用除外制度的基本原则有效竞争原则。反垄断法的目标还是为了更有效的竞争。在某些场合,垄断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采取适用除外制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竞争,但限制的是过度竞争。其所能达到的目标都是为了优化市场结构和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有利于社会整体利益。适用范围与经济发展目标相一致原则。由于经济的发展目标不同各国对适用除外规定的范围也不同。例如美国1890年《谢尔曼法》规定禁止任何垄断,1914年《韦伯-波默林法案》规定对外贸易免受《谢尔曼法》的制约,这些适用除外的范围发展变化无不说明了适用除外制度是根据本国经济政策的变化和国际形势的发展来及时作出调整的。适用除外制度的必要性分析适用除外制度的经济学基础。研究表明垄断既有限制竞争、阻碍经济发展的一面,也有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垄断不一定会导致经济的低效率与浪费,有时反而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适用除外制度的法理基础。法的价值是不同层次的、多元的,对多元法律价值的评价和选择是立法和司法的重要内容。反垄断法适用除外制度作为垄断法的组成部分正体现了这一点。适用除外制度的道德基础。反垄断法的立法必须以道德为基础,基于理性考虑,人们普遍认为律师、医生的工作具有崇高性,他们更应具有职业道德,不能片面地追求利润,他们之间的过度竞争只会导致道德的沦丧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因此许多国家都将自由职业者纳入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范围。适用除外制度的价值目标分析(1)社会公益价值。反垄断法作为“自由经济的大宪章”,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有效竞争。垄断作为竞争的对立面,在某些行业领域能克服竞争所带来的弊端。如在邮电、铁路等公用事业行业允许存在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