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抗日战争高考题.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抗日战争高考题.doc

上传人:pppccc8 2019/5/28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抗日战争高考题.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考历史全程检测十二:抗日战争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937年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进入全面侵华阶段,国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进入全面抗战阶段,国民政府和中共分别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展开抗日活动,据此回答1-7题。 1下列关于“七七”卢沟桥事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日本制定“国策基准”侵略方案,为了扩大在中国大陆的殖民统治,发动了卢沟桥事变②卢沟桥事变是日本武装侵华的开始③是日本全面进攻中国的开始④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正式爆发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七七事变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对此理解最确切的是() 3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及军事委员会的指导。”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①放弃对特区和红军领导权②抛弃国共政权敌对政策③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诚意④用让步换取与国民党重新合作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②③ 4统一战线建立后,国共两党仍存在矛盾和斗争的根本原因是() 5抗战初期,国共两个战场的相同之处是() 6全面抗战路线和片面抗战路线的最大区别是() 7全面抗战路线与片面抗战路线实质上反映了国共两党() 1938年秋,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日本改变了侵略策略。面对这一形势,中国各派政治力量、国际社会,各有不同反映,据此回答8-18题。 81938年秋日本占领武汉、广州后,改变侵华方针的原因有() ,兵力不足,国内资源紧张 9“日满华三国应以建设东亚新秩序为共同目标而联合起来,共谨实现善邻友好、共同防共和经济合作。为此,中国方面首先必须清除以往的狭隘观念,放弃抗日的愚蠢举动和对满洲国的成见。”日本这一主张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1030年代,日本侵华过程中采用的政治手段有() ①扶植傀儡政权②策动“自治”③推行奴化教育④政治诱降 A.①②④B.②④ C.①④D.①②③④ 11抗战相持阶段,英美力图与日妥协,并极力对国民政府进行劝降,其目的是() 12抗日战争相持阶段,蒋介石集团投降反共的倾向增长,但又不放弃抗日,不与共产党彻底分裂。造成这种态度的因素,包括() ①日本对国民党的诱降政策②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壮大③美英与日本在亚太地区的矛盾④中共坚持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3枣宜会战和豫湘桂战役的结局表明() ①正面战场仍是抗日的主战场②正面战场的形势严重恶化③国民政府仍坚持片面抗战路线④英美在华绥靖政策的破产 A.①②③B.①②③④ C.②③D.②③④ 14下列有关皖南事变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它是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的行为②英美支持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③中国共产党坚持回击顽固派的进攻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完全破裂 A.①②③B.②③ C.①③D.①③④ 15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其目的是() ,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争取时机好转 ,为反攻创造条件 16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①减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②动摇农村封建统治,削弱封建剥削③坚持统一战线和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相结合④改善农民物质生活,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⑤调动农村各阶级特别是农民的抗日积极性 A.①③④B.②③④⑤ C.②③④D.③④⑤ 171942年,中国共产党的整风运动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这主要是因为整风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