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来源:中国教师报作者:苗健添加时间:2007-6-2710:44:00   前两天,上小学二年级的侄女考完试后哭着回家了。原来,她数学考试得了96分,在他们班排第7名。我问她喜欢数学吗?她回答说:“我们班的同学都最怕考数学,一丁点儿想不到,分就没有了。”   考试的本意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可是,我们往往侧重于通过考试成绩评价学生,这种评价方法最大的弊端就是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那么,对于评价,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态度和方法?   首先,评价应该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应注意使用过程评价去考察教学状况,特别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应取消考试这种呆板的评价手段,而改用观察、访谈、面试、收集代表作、反思笔记等学生喜欢的人性化过程评价,再辅以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法,必将能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为此时,我们发现的是学生“好”的一面,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长处和进步,也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有趣、有用和亲切的一面,使他们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对数学产生积极的情感与态度,并从中悟出一些做人和生活的道理,从而实现评价的本意。   如果我们注意使用过程评价去考察教学状况,通常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来自过程评价的反馈信息也会帮助学生确定目标、自觉独立地学习。   其次,评价是进行教学决策的主要工具。要保证所有的学生能深入并高质量地学习,评价和教学必须结合起来,使评价成为教学活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除了像考试和小测验等评价活动外,教师也应利用课堂提问、与学生个别交流和书面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我们可以选用开放题、解答题、选择题、操作题、观察谈话和学生的反思性笔记等多种作业方式。用简单的选择题和解答题进行小测验能检查学生应用系统知识的情况,操作题可以很好表明学生把数学应用于复杂或新情景的能力,观察谈话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反思性笔记能够了解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变化。   为了最大限度发挥评价在教学上的作用,教师需要从对学生解答过程表面的“对”与“错”分析,转向学生在解答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分析。评价不应只是判断学生做错了什么,而应努力通过分析学生的错误帮助他们进步。   评价应给教师和学生提供有用的反馈信息。为此,教师必须深入理解教学目标,预测学生可能怎样进行数学思维,很好地掌握评价学生知识的手段以及正确地理解来自多方面的评价信息。(作者单位系江苏省铜山县何桥镇中心中学)三、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以课堂为主要途径,以学习方式为重点,关注学生可持续发展。评价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倡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倡导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学方式,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不失时机地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新、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案例4:高中思想政治模块2,政治生活的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民主参与”,强调社会听证制度。   老师结合春游活动开了一次听证会。老师简单介绍了听证会常识,学生兴趣极大,许多同学报名,会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仔细询问各旅行社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