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文档名称:

交通规划02.ppt

格式:ppt   页数:4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交通规划02.ppt

上传人:s1188831 2015/11/1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交通规划02.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交通调查
——交通规划之二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基础资料调查分析
第三节起讫点调查分析重点
第四节其他交通调查
第五节交通调查的新技术与方法
内容安排
第一节概述
交通调查
交通规划
数据
一、交通调查的目的、意义、内容与方法
1、目的、意义

建立模型检验理论
一般交通调查要耗费整个交通规划1/2~2/3的费用。
2、调查内容
城市交通规划
基础资料:土地利用,社会经济,自然状况;
交通需求:起讫点调查(OD调查);
交通设施:道路,公共交通,对外交通枢纽等;
交通现状:单项交通规划;综合交通规划;交通事故;
环境影响;
区域公路网规划:
基础资料:土地利用,社会经济,自然状况;
交通需求:起讫点调查(OD调查);
交通设施:公路网,其他运输网;
交通现状:公路交通,其他运输方式运输状况

观测法:用于交通现状调查。
询问法:广泛使用。
第一节概述
方法
观测法
询问法
内容
断面交通量
交通流特性
基础资料
车站、车内客流
PT调查

(Trip):1945~1948年美国最先使用。定义
三个属性;类型;
城市交通的出行界定(5min,400m)
:出行的出发地或目的地,又分别叫起点或终点。
:一般是规划的整个对象区域。
境界线:包围整个调查区的一条假想的边界线。
(Zone):规划时将调查区分成若干个分区。
:出行量最大的地点,所有出行端点的某一集中点。
第一节概述
(起讫点调查)
起讫点调查是为了全面了解交通的源和流,以及交通源流的发生规律,对人、车、货的移动,从出发到终止过程的全面情况,以及有关的人、车、货的基本情况所进行的调查。


第一节概述

a. 同质性—分区内土地使用、经济、社会等特性尽量一致;
b. 均匀性(面积、人口、交通量等特性)和由中心向外逐渐增大的原则;
c. 尽量以铁路、河川等天然屏障作为分区界限;
d. 尽量配合行政区的划分;
e. 考虑道路网构成,不以干道作边界,质心可取为路网节点;
f. 分区数量,分区人口适中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基础资料调查分析
一、土地利用(Land Uses)调查
一般只在城市的交通规划中进行。历史、现状和规划

定义;分类(我国10大类)

特殊用途的用地量:包括交通、绿化等
基础产业的用地量:包括工业、大型贸易公司、
政府机关、大学等
非基础产业用地量:包括商业、服务业、地方政府、
中小学、医院等
住宅用地量及开发密度
(按年度或按分区)
:一般从规划部门、土地管理部门等有关政府部门获得。
我国 1991年3月颁布的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中,将城市用地分为10大类、46中类、73小类。
居住、公共设施、工业用地、仓储、对外交通、道路广场、市政公用设施、绿地、特殊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
日本:三大类-----居住、商业、工业
德国:两大类-----居住、工业
第二节基础资料调查分析
二、社会经济调查
任何交通规划都要进行该项调查。历史和现状

人口:总量、分布、构成、迁移情况、增长状况等;
国民经济:人均收入、投资状况、各产业产值等;
产业:结构、布局;
客货运输:运输量、各种运输方式比重等;
交通工具:拥有量、构成等。
(按年度或按分区)

一般从统计部门、交通部门等政府机构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