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镇长严以用权心得体会篇一:基层干部严以用权心得体会基层干部严以用权心得体会基层干部是国家权力在基层的执行者和政策的最终落实者,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最为密切。虽说权力不大,但每一分权力都关乎群众利益、党的形象。因此,严以用权对基层干部尤为重要。要坚持依法用权。所谓依法用权,就是要在法律的框架内用好权力,在法律的监督下行使好权力。为官之义在于明法,“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基层干部只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在法律的框架内,依法行政、依法用权、依法谋事,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要坚持民主用权。腐败与权力相伴,清风与民主相随。大权独揽、缺少制约是产生腐败的首要原因。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长期以来坚持实行的组织原则和政治制度,实践证明,它是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战胜困难、不断前进的重要武器。当今,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转入新常态,问题复杂,诱惑增多,如果一个地方或单位权力行使违背民主集中制原则,掌权决策者就有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机会,那么这个地方或单位就是腐败的重灾区。要坚持公开用权。管好权力,既要靠党,又要靠群众。公开用权,就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群众的监督之下运行。要“晒出”权力清单,让所有权力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群众的监督,让社会明白、让群众知晓。如果让权力在“暗箱”中操作,在“潜规则”下运行,那么,必然导致权力寻租,祸害百姓。同时,公开用权也是治理“为官不为”的有效策略,群众知晓了权责义,干部的“为”与“不为”,自然在心中称得一清二楚。要坚持廉洁用权。古往今来,“清廉”始终是从政为官者的道德追求和行为标准。“子罕拒玉”、“羊续悬鱼”,传诵的是清官廉吏的事迹。孔繁森献身阿里、任长霞为民请命,展现的却是人民公仆的情怀。为官者只有做到始终把廉洁记在心头,不谋不义之利,不沾不正之风,其手中的权力方能遵循爱民如亲、为民做主的准则来运行。纵观我国漫长的历史画卷,国家的兴旺发达无不与清廉同行,国家的没落灭亡无不与腐败相伴。今天我们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生活迈进,然而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总会时不时地跳出:一只只“老虎”纷纷落马,一群群“苍蝇”纷纷折翅,为我们敲响了反腐倡廉的警钟。要坚持为民用权。“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行使权力必须为人民服务,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权为民所用”是对党员干部用权的基本要求,基层干部唯有牢记为民谋利的责任使命,诚心诚意地为老百姓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方能顺民众之所愿,应民心之所盼,才能真正做到用权为民、造福于民。篇二:2015严以用权心得体会2015严以用权心得体会【篇一】领导干部和普通群众的最大不同莫过于手中有权、肩上有责。如何对待权力,怎么使用权力,是衡量一个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也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定、按法律行使权力,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做廉洁自律的“清白人”。知道权从何来,才懂得权如何用。共产党人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员干部必须时刻清醒地认识到,权为民所赋,利必为民所谋。把人民群众置于心中最高位置,把群众关切作为指向,以群众满意与否作为权力行使是否得当的重要标准,是权力姓“公”的政治属性使然,也是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期待所在。严以用权首先必须严格端正权力观。中央纪委近期通报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中,违规配备使用公车问题最为突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仍然在滥用权力。在一些领导干部那里,权力不是来自组织信任和人民重托,而是自己可以任意使用的“私器”。“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言行上唯我独尊,作风上专断浮夸,生活上奢靡享乐。这些现象,无不折射出权力观的偏差、扭曲甚至倒置。正本才能清源。领导干部要从思想深处入手,转变用权理念,真正认识到即使身居高位头上仍有戒尺,越是位高权重,为人民服务的担子也就越重。不能甘做“糊涂官”、只当“太平官”,要主动作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从思想到行动,真正将行使权力的价值目标回归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来。严以用权,单靠觉悟不保险,要有制度才管用。用法律明确权力边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必须完善党内法规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构筑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轨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带动权力规范运行取得显著成效。当前,国务院正在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