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3
文档名称:

唐朝历史.doc

格式:doc   大小:139KB   页数:6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唐朝历史.doc

上传人:cjrl214 2019/6/13 文件大小:1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唐朝历史.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大纲一、“四镇之乱”、: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集权体制与藩镇割据事实之间的深刻矛盾,中央与地方的不一致性直接威胁了中央政权的稳定K02:藩镇割据带来了中央的财政危机,先前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为继,刘晏和杨炎的财政改革虽然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却埋下了社会隐患正文一、藩镇割据与唐朝廷的反割据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初,唐朝中央禁军全军覆没,安史之乱是在西北藩镇的进剿与东北藩镇诸将的投降下平定的。所以安史之乱后,内调的西北诸将与投降的安史诸将在其实际控制区形成林林总总的藩镇。安史之乱中,唐玄宗曾下令内地“分命节帅以扼要冲”,这些新任的节度使在战后并未撤除,也形成一批新的藩镇。原本在各个州、县之上设立采访使,对当地行使监察,在安史之乱中采访使改为观察处置使,成为州的上级行政机构,常以节度使充任。这样,原本设于边地的节度使经过安史之乱后便遍布全国了,他们中大者连州数十,小者也统州三四,且军政合一,成为朝廷与州县之间的一级行政机构。在诸多藩镇中,对唐朝政局影响最大的是河北藩镇。安史之乱后期为加速史朝义部众的崩溃,唐朝承认降将薛嵩、张志忠、田承嗣、李怀仙在河北的政治军事利益。以薛嵩为相卫节度使;李宝臣(张志忠改名)为成德节度使;田承嗣为魏博都防御使,后升为节度使;李怀仙为幽州、卢龙节度使。这些藩镇拥兵自重,赋税不入朝廷,节度使父子相继或由藩镇内部产生,朝廷只能事后追认。唐代宗大历十年(公元775年),田承嗣兼并相卫地区,同属于河北地区的成德、淄青二镇请求朝廷讨伐。唐代宗虽命诸道节度使进讨,但被田承嗣上表归顺朝廷的表面现象所迷惑,田承嗣乘机挑拨进讨诸道节度使,使此次军事行动无果而终。此后田承嗣干涉汴宋留后的继承,代宗复命征讨田承嗣,但诸道相互观望,朝廷也无可奈何。“四镇之乱”面对节度使的骄横,朝廷显示了其软弱性,具体体现在唐德宗时代的“四镇之乱”。唐德宗继位后,决定改变代宗对藩镇的姑息政策。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正月,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病逝,其子李惟岳自为留后,唐德宗不予承认,于是成德、淄青、魏博、山南东道连兵与朝廷较量,史称“四镇之乱”。唐德宗从长安抽调万余人,又调集朔方、关中、太原,蜀汉、江、淮、闽、越诸道,集合全国兵马进剿四镇。成德、山南东道接连收复,淄青、魏博也被打败,但随后朝廷三分成德的政策推出后,诸藩节度使对此产生了兔死狐悲之念,于是幽州留后朱滔、成德兵马使王武俊转而叛唐援助魏博、淄青两镇,新四镇结盟,节度使称王。随后,已经攻占山南东道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对朝廷另派节度使接管不满,于是叛唐自称楚帝。唐德宗急调泾原(今甘肃泾川、固原一带)诸道兵以救援襄城,结果途径长安时兵变,推前任泾原节度使朱泚为主,称“大秦皇帝”。唐德宗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史称“泾原之变”。在平叛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击退朱泚,解围奉天,但受到宰相卢杞、宦官翟文秀等压制,转而叛唐与朱泚连兵。由讨伐河北四镇之乱,接连引出淮西、泾原、朔方的更大兵祸,表现出唐朝中央集权体制与藩镇割据事实之间的深刻矛盾。唐朝的政治体系、财政体系、官员任免体系均是建立在中央对地方的掌控之上,现在中央与地方之间丧失了一致性,各地有各地的利益,在军事行动中更加明显,各道出兵与否与各镇利益直接相关。贞元二年(公元786年)李希烈死,这场大纷乱才宣告结束,除河北、山东外,河南的割据之势也成了气候,唐德宗的削藩政策彻底失败。德宗末年、宪宗初年,“天下方镇四十八”,凤翔、鄜坊、邠宁、振武、泾原、银夏、灵盐、河东、易定、魏博、镇冀、范阳、沧景、淮西、淄青等十五道七十一州不申户口,几乎是全国藩镇的一半。,先平定夏绥、剑南西川和镇海浙西三镇的叛乱,随后讨伐成德未能取胜。元和七年(公元812年),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归附唐朝。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自领军务,四出焚掠。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唐宪宗下令讨伐吴元济。在讨伐吴元济之初,发生淄青节度使李师道暗杀朝廷主战的宰相武元衡一事,朝廷误以为是成德节度使王承宗指使,于是发兵征讨成德。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唐宪宗停止对成德用兵,决定先取淮西,宰相裴度亲临前线督战。唐将李愬将精骑九千分为前、中、后三军,自将中军,乘雪夜奇袭蔡州,擒吴元济,平定淮西,朝廷的声望也达到顶点。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唐朝平定淄青,杀李师道及其二子。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成德节度使王承宗逝世,其弟王承元归顺朝廷。至此,曾经跋扈一时的河南、河北三十余州的诸藩镇,尽遵朝廷约束。唐穆宗为进一步控制藩镇,下令天下军镇每年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