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土方工程(一)、机械挖土1、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挖运土时不得撞碰、也不得在龙门板上休息。并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定位标准桩和标准水准点也定期复测和检查是否正确。2、土方开挖时,应防止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和变形。必要时与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或位移观测。3、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妥善保护,并及时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方可继续施工。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等,加以保护。在敷设有地上或地下管线、电缆的地段进行土方施工时,事先取得有关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止损坏管线,造成严重事故。(二)、人工回填1、施工时,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填运土时不得撞碰,也不得在龙门板上休息,并定期复测和检查这些标准桩点是否正确。2、夜间施工时,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设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严禁汽车直接倒土入槽。3、基础或管沟的现浇混凝土应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填土而受损坏时,方可回填。4、管沟中的管线,肥槽内从建筑物伸出的各种管线,均妥善保护后,再按规定回填土料,不得碰坏。(三)、机械回填1、施工时,对定位标准桩、轴线控制极、标准水准点及龙门板等,填运土方时不得碰撞,也不得在龙门板上休息。并定期复测检查这些标准桩点是否正确。2、夜间施工时,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严禁用汽车直接将土倒入基坑(槽)内。但大型地坪不受限制。3、基础或管沟的现浇混凝土应达到一定强度,不致因回填土而受破坏时,方可回填土方。二、地基与基础工程(一)、桩承台1、安装模板和浇筑混凝土时,注意保护钢筋,不得攀踩钢筋。2、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一般不小于50mm。其钢筋垫块不得遗漏。3、冬期施工时覆盖保温材料,防止混凝土受冻。4、拆模时避免重撬、硬砸,以免损伤混凝土和钢模板。(二)、设备基础1、保证钢筋、预埋件、预埋螺栓、孔洞和线管的位置正确,不得撞碰。2、不得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准在吊帮的模板上支搭脚手板,保证模板的牢固和严密。3、侧面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模。4、,方可在其上来往行走和进行上部施工。5、在混凝土运输时,保护好设备管线、门口预留孔洞,不得碰撞损坏。6、较大的设备基础超过相邻建筑物基础深度时,编制专项的保护措施或方案。7、基础内应根据设计要求预留孔洞,安装螺栓、预埋件均不得遗漏。以避免后剔凿基础混凝土。(三)、地下防水A、防水混凝土施工1、为保护钢筋、模板尺寸位置正确,不得踩踏钢筋,并不得碰撞、改动模板、钢筋。2、在拆模或吊运其它物件时,不得碰坏施工缝处企口,及止水带。3、保护好穿墙管、电线管、电门盒及预埋件等,振捣时勿挤偏或使预埋件挤入混凝土内。B、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1、抹灰架子要离开墙面15cm。拆架子时不得碰坏口角及墙面。2、落地灰要及时清理使用,做到活完脚下清。3、地面上人不能过早。C、地下沥青油毡卷材防水层施工1、地下卷材防水层部位预埋的管道不得碰损变位和堵塞杂物。2、卷材防水层铺贴完成后,及时做好保护层,防止结构施工碰坏防水层;外贴防水层铺贴完成后,按设计砌好保护墙。3、卷材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