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谈建筑工程中框架结构构造与设计-结构理论【摘要】由于框架结构建筑具有施工效率高、工程质量好、以及适合大规模工业施工的特点,所以探讨建筑工程中框架结构构造与设计、了解框架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依据、原则等具有深刻的现实指导意义。【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设计建筑框架结构的设计是整个建筑结构设计中最为基础的环节,同时也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在整个建筑的结构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一栋楼房来说,框架结构象征着整栋楼房的灵魂与精神。可想而知,楼房框架结构设计的重要性,一栋楼房的框架结构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决定着这栋楼的安全问题。通常情况下抗震、抗风、抗雷击功能是建筑工程框架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基本因素。一、框架结构的主要类型梁和柱是组成框架体系的关键,抵抗来自水平和竖向的承重压力是梁和柱在框架结构设计中的最主要功能。但需要注意的是,梁和柱的存在并不是独立的,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梁和柱的连接可以采用刚性连接,也可以采用框架式链接,也叫排架结构,是工业建筑厂房施工过程中运用频率比较高的一种连接方式。(一)框架结构按照承重压力不同可以分为底层框架结构、内框架结构、全框架结构。(1)底层框架结构对于那些底层需要有较大的平面空间、对房屋建筑的外观要求很高的建筑,可以采用底层框架结构,由于其上层采用混合结构进行建造,具有下柔上刚的特点,因此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资金的投入,缺点是抗震效果欠缺。(2)内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和砖块是构成内框架结构房屋的最主要材料,由于砖和钢筋混凝土在强负荷压力之下的连接刚性较大,不易变形弯曲,因此,房屋总体的刚性不好,房屋综合的抗震能力也较弱,内框架式的结构需要避免用于有抗震要求的房屋以及地震带房屋的构建,因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3)全框架结构相比前两种框架结构,全框架结构的整体性能和抗震效果都极佳。(二)框架结构按照施工方法的差异性可以分为:装配式框架、装配整体式框架、半现浇式框架以及全现浇式框架。(1)装配式框架装配式框架结构的组成构架需要首先由预制场预制,然后在现场焊接组装,具有节约模板数量、工期较短的优点,但是房屋的抗震能力有待提高,房屋的整体结构也不强,因此对于地震带的房屋构建,采用此种装配式框架结构是不可取的。(2)装配整体式框架装配整体式框架具有现浇式框架和装配式框架的优势,在建筑施工的应用虽然也比较宽泛,但是具有施工工序复杂的缺陷。(3)半现浇式框架半现浇式框架的楼板是需要预制完成的,因此,将大大减少模板的需求量以及混凝土的浇筑量,具有节约成本的优点,缺点是其抗震性能和整体性能都比较差,因此,这种框架应用率很低。(4)全现浇式框架全现浇式框架与装配式框架结构正好相反,需要在施工现场完成对梁、柱、板等构件的支模、浇筑、绑扎以及养护,它的优点也与装配式框架结构正好相反,具有抗震性能强和整体性好的特点,缺点是工程规模较大、需要消耗大量的模板,而且工期较长。二、设计框架结构的依据(一)要求组成框架结构的各个机构具有多道安全措施完善的安全结构体系的构建,是突发性事件以及灾难来临时,确保所有的结构充分发挥其作用并合力抵抗外力损害的重要条件。如果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只有一个构建或者某几个构件具有抵抗外力的能力是绝对不行的,这就是为什么土建结构中一般采用多肢墙而非一片墙,这充分说明了多道防线,多道安全措施的重要意义。(二)注意保护重点结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