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虿一、设计目的及要求:蚇<一)实验目的:,工艺素质,自主学习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精神。,学会组装和调试各种中规模集成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掌握多片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的级联、功能扩展及综合设计技术,使学生具有数字系统外围电路、接口电路方面的综合设计能力。b5E2RGbCAP蝿<二):左侧有16个按键,编号为0到15数字,面板右侧有2个共阳7段显示器。:当按下小于10的按键后,右侧低位7段显示器显示数字,左侧7段显示器显示0;当按下大于9的按键后,右侧低位7段显示器显示个位数字,左侧7段显示器显示1。若同时按下几个按键,优先级别的顺序是15到0。p1EanqFDPw肃二、电路框图及原理图衿原理图概要:葿数字显示电路由键盘、编码、码制转换、译码显示组成。袆袂译码显示罿码制转换袀莃键盘袅聿编码羆肅蚃各部分作用:腿键盘:莇用于0~15数字的输入。可以由16个自锁定式的按键来排列成键盘。:蒂采用两片74LS148级联来完成对0~15的编码,并且是具有优先级的编码。:螈本电路采用了2个74LS00、1个74LS04、1个74LS283来完成对0~15出事编码的码制转换,转换成个位与十位的8421BCD码,为下一步的解码做准备。:膁本电路采用了两个74LS47分别对码制转换后的BCD码进行译码,并且由这两个芯片分别驱动两片七段共阳极数码管。RTCrpUDGiT芈原理图:腿羇三、设计思想及基本原理分析:芄设计原理:莈编码:用预先规定的方法将文字、数字或其他对象编成数码,或将信息、数据转换成规定的电脉冲信号。本实验将编码部分每一个编码芯片只将0-7分别编码为8421BCD码。5PCzVD7HxA莆码制转换:将两片74LS148编码的结果分别转化成个位和十位的BCD码输入到下一级。莅译码显示:译码是编码的逆过程,把转码以后的个位与十位分别解码,并且驱动共阳极数码管。羃四、单元电路分析,元件介绍和元件参数计算:蒈键盘:键盘的布局如下螇膇螂编码:,袂膈5号管脚是编码使能端,一定要接低电平芯片才会进行编码。薅码制转换:采用74LS283配合与非门以及非门来实现的。74LS283管脚图如下螅袂74LS00管脚图如下蕿芆74LS04管脚图如下薄羂译码驱动:采用74LS47驱动共阳极数码管。羀74LS47管脚图如下螄莂数码管,管脚图如下肂肆五、焊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蒆焊接之前,我们分别测量了每个开关的两个导通级,即闭合开关时能够导通的管脚,然后再进行焊接。但是焊接完毕后我们进行了调试,在应该显示数字3、4、7的时候数码管无显示。我们使用万用表进行逐点检查,发现有几个芯片管脚虚焊,导致接触不良,无结果输出,经过修改后终于能够正常显示了。jLBHrnAILg肁六、设计过程的体会与创新点,建议:膂板子焊接时一定要注意焊点是否焊实,不能出现虚焊或者焊接不良的焊点,还有就是注意节点之间的连接是否正确,节点比较多时,一定要细心,不可出现漏焊的情况。xHAQX74J0X蒇七、元件清单:袄74LS148×2、74LS00×2、74LS04×1、74LS283×1、74LS47×2、1kΩ×14、开关×16、数码管LDAYtRyKfE膄八、参考文献:,侯建军,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高吉祥,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陈大钦,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