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维普资讯
第卷第期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年月
. . 嘶朋. .
爱伦·坡哥特式小说与蒲松龄志怪小说之比较
丁铭,王爱民
长春师范学院外语学院,吉林长春
【摘要】在美国,爱伦·坡是世纪初的一位文学怪才,其小说、诗歌和文学批评理论都已成为全
世界珍贵的文学宝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他的哥特式小说至今风行于世,他因而被誉为“美
国恐怖小说之父”。在中国,蒲松龄的志怪小说《聊斋志异》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多年
来经久不衰。两位文学巨匠举世瞩目,都表现出对超现实的鬼怪题材的偏嗜。
【关键词】爱伦·坡;蒲松龄;鬼怪题材;恐怖
【中圄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西方的哥特式小说和中国的志怪小说都可称为鬼怪小说,皆具有浪漫、恐怖、神秘、奇异、超自然等
特点。爱伦·坡在哥特式小说,蒲松龄在志怪小说中各领风骚。哥特式小说是世纪后期至世纪中期流
行于欧洲的一种文学体裁,多半讲述古城堡闹鬼的故事,其恐怖、凄凉、衰败色彩浓厚。爱伦·坡首创心理
恐怖描写,翻开了西方哥特式小说发展史上的新篇章。志怪小说是中国小说史上产生最早的一种古典文言小
说形式,以记叙神异鬼怪故事、传说为主体内容,产生和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明末清初蒲松龄的《聊斋
志异》则从思想和艺术上将文言志怪小说推向了顶峰。
爱伦·坡和蒲松龄,从生活时期来看,前者比后者晚年左右;就地点而言,一个在西半球,一个在
东半球。如此漫长、遥远的时空差异,两位大师在小说创作上却都表现出对超现实的鬼怪题材的偏嗜,这说
明跨越不同文化系统的文学之间,确实存在着某些共同性的审美思维和艺术表现的因索。但差异又处处存
在,尤其体现在两者对恐怖的表现方面。
一
、爱伦·坡哥特式小说——心灵的恐怖
爱伦·坡带给我们的究竟是什么样的恐怖在坡的小说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一个个颤栗的恐惧的灵魂。
《黑猫》中那只猫令人不寒而栗的凄厉哀号,它大张着坐在死尸头上的恐怖场面,好像一面镜子,照出读
者心中阴暗的一丝裂缝。《厄舍古屋的倒塌》开篇就精心选择了哥特式的恐怖场景:秋风暗日、天低云浊,
荒野孤宅,颓墙空窗,稀落莎草,惨白树桩⋯⋯,通过这些荒凉的景物、浓郁的笔调,一种阴郁、颓败、冥
寂、孤独之感就如秋夜寒气,直逼你的肌肤,又渗入你的心灵。当被哥哥活埋的妹妹破棺而出,裹着带血的
尸衣重新出现时,恐怖的氛围被渲染到了极致,读者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丽吉亚》中男主人公疯狂的偏
执心态使丽吉亚借新娘罗魏娜的尸体还魂。扭曲的精神状态、内心深处的阴暗⋯⋯,所有这些又一次将读者
带入了恐怖的深渊。
爱伦·坡的小说虽可以归类为哥特式小说,但他显然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将笔锋探向了“恐怖”的“合
理源头”——心灵,开创了“心灵式恐怖”。他向人们揭示出:人是“恐怖”的制造者,恐怖之源在心灵、
在自身。美国权威的百科全书这样写道:爱伦·坡是人类心灵阴暗的第一位伟大的开拓者、发挥者。坡本人
在他自选的《怪异故事集》的序言里也有过这样的表述,“如果在我的许多作品中恐怖一直是主题,那我坚
【收稿日期】一—
【作者简介】丁铭一,女,河北无极人,长春师范学院外语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
· ·
维普资讯
’持认为那种恐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