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析中俄能源贸易及中国能源安全问题(选题13能源贸易与中国能源安全问题)国贸1004刘莹2010110464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是以工业建设为主要助推力的,然而工业的发展又离不开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供给。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资源储量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经济建设大规模耗用的石油和天然气却十分短缺。邻国俄罗斯的能源储量却十分可观,因此俄罗斯也成为我国主要能源进口国之一,两国也协商并计划进行更大规模的能源贸易,加强能源合作。两国合作发展潜力巨大,面对发展的机遇和安全的挑战,我国应采取更为合理的应对措施和发展战略。关键词:能源贸易,能源合作,能源安全一·背景介绍:俄罗斯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合作伙伴,能源合作是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基础之一。不夸张的说,与中国成为能源消费大国并行的是俄罗斯作为能源供应大国的崛起。然而十年来两国能源贸易的发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下图(图1)所列是两国合作曲折发展的历程。2012年6月俄罗斯新一任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将于6月访华,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访华期间将重点商讨中俄能源合作,加强中俄石油贸易。2011年1月从俄罗斯远东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站到中国大庆的中俄原油管道将从2011年1月1日起,连续20年为中国输送原油,年产量为1500万吨。2010年9月耗资45亿美元的中俄合资天津炼油厂已在9月顺利奠基,建成后每年将向中国输油1300万吨。2009年4月中俄第四次能源对话在北京举行。主要能容:第一,中俄能源合作地缘政治意义;第三、中俄能源合作取得的突破。第三,对能源合作的前景做简单的展望。2008年10月中俄签署西伯利亚输油线中国支线协议2008年8月俄罗斯确定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线反输运费2007年3月俄联邦工业和能源部副部长安德烈-杰缅季耶夫:完成俄罗斯公司向中洋管线石油供应的优选方向。2006年11月中俄合资石油上下游公司成立2006年3月普京总统访华,两国签署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关于从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谅解备忘录》。2005年7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做出石油优先流向中国的决定2005年6月俄罗斯东部全球最长石油管道的铺设工作因环保原因暂停2004年12月俄政府决定修建一条从泰舍特至纳霍德卡的石油运输管道“泰纳线”2004年10月俄政府放弃与中国的石油合作项目:安大线管道输油工程2002年尤科斯石油公司、石油运输公司和中石油敲定合作修建“安大线”(图1)二·现象描述:贸易量的大幅增长2007年~2011年的统计数据看,中俄石油贸易呈现一种加速增长趋势(见图2)。除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外,中国从俄罗斯的石油进口基本上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尤其是2011年。更是呈现出跳跃式发展,中国从俄罗斯净进口石油额与2010年相比翻了一倍,并首次突破200亿大关。中俄2007~2011石油贸易数据年份中国进口额中国出口额净进口2007$9,330,256,051$196,600,768$9,133,655,2832008$11,792,654,279$266,710,386$11,525,943,8932009$8,281,463,767$89,380,965$8,192,082,8022010$11,104,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