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文档名称:

金堂县淮口镇真武市政道路一期工程桥梁工程施工方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86KB   页数:2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金堂县淮口镇真武市政道路一期工程桥梁工程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yzhluyin9 2019/8/19 文件大小:8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金堂县淮口镇真武市政道路一期工程桥梁工程施工方案.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金堂县淮口镇真武市政道路一期工程桥梁工程施工方案金堂县淮口镇真武市政道路一期工程二标段桥梁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定:目录1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2施工条件及工程特点 273施工总体部署 284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 、台基础施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台身及系梁施工 、台帽施工 415雨季施工措施 416施工质量标准 427施工进度计划 458主要机械设备及人员配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9质量保证措施 4610安全技术措施 47桥梁专项施工方案第一章编制依据及原则一、依据1、《金堂县淮口镇真武山市政道路一期建设工程施工二标段招标文件》;2、《金堂县淮口镇真武山市政道路一期建设工程施工二标段施工图》;3、《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66-2011);4、《城市道路设计规范规范》(CJJ37-90);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6、《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7、《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B02-01-2008);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TF50-2011);9、《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范》(JGJ107-2003);10、《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11、《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1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13、有关施工规范、试验规范、规程二、原则1、以满足业主的要求为基本原则。突出优质、有序、快速、高效的施工特色。2、按照现行国家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3、紧紧围绕工程质量确保达标的标准,在质量控制上,把过程精品纳入质量工作的重点,以工作质量保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保产品质量。4、确保工期,确保施工过程无安全责任事故,保证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清洁生产、保护环境、文明施工,创建安全文明样板工地。5、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优先采用“四新”技术、科学合理、经济实用。6、坚持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全过程严密监控,以科学的方法实行动态管理。7、优化施工方案,强化质量管理,降低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工期,积极采用有效的现代化管理手段。注:本方案适用于金堂县淮口镇真武山市政道路一期工程施工二标段,项目竣工后本方案自动失效,不起任何作用。第二章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金堂县淮口镇真武路一号桥K0+235、二号桥K0+438是两座分别为“30m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梁,桥宽20m,桥长36m,含机动车道、两侧为人行道。本桥孔跨布置形式为1*30m,上部为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下部结构桥台为挡土式桥台,基础为钻孔桩基础,设计为嵌岩桩,。二、技术标准1、桥涵荷载等级:城市-A级,人群荷载:/㎡2、等级:市政道路3、设计车速:30km/h4、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5、地震烈度:本桥位区(金堂县)。相对应抗震设防烈度为VI度。6、环境类别:II类7、百年一遇洪水位:、地质概况1、地基土的组成:在目前钻探揭露深度范围内拟建场地上普土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之粉质粘土,下伏地层为白垩系下统天马山组砂岩,基岩在现场几乎无露头,仅在场地西南侧约500m偶见露头,岩层趋于水平。2、地基土层的特征(1)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层(Q4el+dl)可塑粉质粘土①:黄褐色,可塑状,刀切面光滑,稍有光泽,干强度、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不含硬杂质,表面含较多植物根茎。该层于场地地表广泛分布。(2)白垩系下统天马山组(K1t)强风化砂岩②-1:暗红色为主,偶见灰色,强风化状,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次为云母、岩屑。中细粒结构,中厚层块状构造,含泥质较重,裂隙面偶呈褐色铁锰质渲染。锤击声哑,无回弹,有凹痕,易击碎,钻进较易。质地较软,抗风化及冲刷能力较弱,抗压强度较弱,岩芯较破碎,呈碎块状,偶见短柱-柱状,属软岩,Ⅴ类岩石,岩石质量岩石质量指标RQD值约60%,岩心采取率大于70%。中风化砂岩②-2:暗红色,中风化状,胶结物以硅泥质为主,含泥质较重,裂隙面偶呈褐色铁锰质渲染。锤击声哑,无回弹,有凹痕,易击碎,钻进较易。地较硬,抗风化及冲刷能力一般,抗压强度较高,岩芯完整,呈柱-长柱状,属软岩,Ⅳ类岩石,岩石质量岩石质量指标RQD值约75%,岩心采取率大于90%。3、地质构造金堂县位于扬子准地台四川中台坳,川中台拱和川西台陷的过渡地带,构造体系属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四川盆地川中褶皱带。主要构造形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