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为何投资偷窃商业机密的公司?敢不敢开比亚迪汽车上下班?用何种专业判断比亚迪的潜力?”自从比亚迪与富士康发生专利纠纷后,鸿海集团总裁郭台铭总会向比亚迪发难。5月3日,在接受台湾媒体采访时,郭台铭再次声色俱厉,直指比亚迪不道德,但是这次的矛头不仅对准了比亚迪,而且还对准了去年投资比亚迪,并引起全球关注的巴菲特。在咄咄逼人的“三问”中,郭台铭不仅列举了比亚迪的种种不是,而且还口气坚定地说,自己将会买上一、两股巴菲特公司的股份,以股东的身份直接当面质问巴菲特先生,搞清楚到底是巴菲特糊涂了,还是巴菲特公司另有所求。但是,不管怎样,无论郭台铭以何种语气指责比亚迪,以何种理由质问巴菲特,巴菲特在经济危机时投资比亚迪,这是一事实,而且比这一事实更强有力的是,比亚迪曾拒绝过巴菲特的投资。这样的事情,出现在中国企业身上是少有,而有着“股神”美称的巴菲特更是很少遇到。然而,事实就是这样,一位戴着眼镜,年方42,喜欢穿工程师服的王传福就制造了这一事实。尽管,现在的比亚迪已经接受了巴菲特先生的投资,但是,当5亿美元即将进账,王传福临门一脚将其踢开时,那样的气魄和胆识还是令多数人所敬佩的。这就如王传福所造的比亚迪车,起初没有任何人相信比亚迪能够造出汽车,当王传福准备收购秦川汽车时,基金经理打破电话要求他停止这笔收购,否则就要将比亚迪电子的股票抛空,白手起家的王传福丝毫不顾及这些,硬是把汽车当作一堆废铁而已,几年就造出了比亚迪F3。如今,比亚迪汽车已经遍布大街、小巷、高速公路。有人还饶有兴趣的做了一项实验,站在南方城市的一栋写字楼上,双眼往下看,每过一分钟就至少有三辆比亚迪车出现。这就是王传福的性格,想干就干,但是想拒绝的,他一定也会拒绝。资本“当时锂电池是很高门槛的行业,第一个发明、制造都是日本人,他一条生产线就是一两亿美元。全世界都觉得锂离子电池就是这么做的,但实际上我们中国这么做就死定了,一亿美元对我们来说想都不要想。但是我们又想做,就要探索出新的方法。我们是学技术的,方法还是可以探讨出来。早期没有自动化的时候很多产品不是也可以做出来,关键是怎么想。走别人的路再和别人竞争是没法竞争的,包括后面的汽车,你和别人一模一样的打法,你凭什么打赢?”今天的比亚迪市值已经几百亿了,王传福当然有底气讲出这一番话了。但是,在真正创建比亚迪或者说比亚迪正式取得规模效应之前,王传福仍然只能用“不富裕”这三个字眼来形容。今年年方42的王传福是安徽无为县人,先后在中南大学取得物理化学学士、中国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硕士。硕士读完了以后,他被被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留在院里工作。如果按照常规套路来讲,接下来,王传福还将历任副主任、主任、高级工程师、副教授,最后到教授和博导。当然,这样一条路线,还只是理想估计,因为如果自己不努力或者不钻研,有可能到主任或者高级工程师这一步,职业生涯就此戛然而止,回家享受悠哉的退休生活了。但是,王传福没有这样干。在研究院工作了近5年后,他突然有一天发现电池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投资机会,而这正是王传福一直在研究的领域。在看来,技术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关键就在于怎样借助资本,实现技术市场化。想到这里,王传福说干就干,辞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旗下的深圳比格电池有限公司总经理职务,向表哥借250万作为启动资金。当初,王传福提出这个设想时,表哥并不支持他,理由是王传福现在干得挺好的,又是体制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