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毕业论文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63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毕业论文设计.doc

上传人:n22x33 2019/8/31 文件大小:6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毕业论文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题目:金融危机下的国际性经验和现实中的思考学号XXXXXX姓名XXXX学院远程教育学院指导教师专业国际贸易论文成绩完成时间:年月日UniversityofInternationalBusinessandEconomicsGraduationThesis/DesignTitleDepartment/SchoolDistanceEducationSpecialty(chooseone)InternationalTradeAuthorofThesis/。研究方法主要以论述的方法全面阐述金融危机下的国际性经验和现实中的思考的相关内容。研究基础针对当前的金融危机,以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和西方的金融危机理论展开论述。定题题目金融危机下的国际性经验和现实中的思考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名:时间年月日论文评定表(学生不必填写)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指导教师签字论文答辩小组意见论文答辩小组审定成绩组长签字论文指导委员会意见论文指导委员会审定成绩主任签字目录论文摘要(中文)……………………………………………………………………6一、理论综述……………………………………………………………7(一)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8(二)西方的金融危机理论………………………………………………9二、金融危机下的国际性经验与教训……………………………………………10(一)90年代一共发生了五次大的金融危机…………………………………………11(二)金融危机下的经验与教训……………………………………………12三、中国防范金融危机现实中的思考…………………………………………13(一)加强审慎的监管体系……………………………………………13(二)完善和稳定金融体系………………………………………14(三)改革低效的国有银行体系………………………………………………14(四)谨慎推行金融自由化……………………………………………………15(五)建立金融危机预警系统……………………………………………………16结论…………………………………………………………………………………16参考文献……………………………………………………………………………17致谢…………………………………………………………………………………18摘要90年代以来,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给各国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本文首先回顾和归纳了各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原因,并总结其经验和教训,然后结合我国金融体系中可能诱发危机产生的因素,对我国预防和抵御金融危机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最后提出建议。关键词:金融危机   经验与教训   现实思考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我国逐步开放金融业,我国的金融体系越来越成为世界金融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20世纪以来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却明白无误地昭示着金融危机的危害性。尤其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而言,金融危机在某种意义上可能就是一个灾难性的结果。虽然我国迄今还未曾在发生金融危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经济结构和金融体系有多么健全,而更多地可归结为我国先前所处的封闭状态。事实上,国外近年来关于中国爆发金融危机的论调几乎就不曾停止过。比如尼古拉斯•拉迪就认为,中国的金融危机早已成熟,唯一缺乏的是引发危机全面爆发的导火索(吴传俯,2003)。更有《远东经济评论》2002年发表文章认为“中国金融系统在走向毁灭”。虽然这些观点各有其出发点,但是中国经济体系内部存在着许多诱发金融危机的因素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金融开放已成为趋势的当前,从其他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中汲取经验,防范金融危机并且增强自身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就更显得迫切而重要。一、理论综述    关于金融危机,比较权威的定义是由戈德斯密斯(1982)给出的 ,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其特征是基于预期资产价格下降而大量抛出不动产或长期金融资产,换成货币。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而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    (一)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    马克思关于金融危机的理论是在批判李嘉图的“比例”理论、萨伊的“市场均衡法则”的基础上建立的。马克思指出,货币的出现使商品的买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出现分离的可能性,结果导致货币与商品的转化过程出现不确定性,而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在客观上又会产生债务支付危机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