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0届高三第一学期化学复习指导与训练――离子反应
高考说明
①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②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③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解读考纲
此类试题一般以选择题或填空题为主,每年高考中必考。在《考试大纲》中,它主要涵盖以下基本要求
1、基本概念的应用
2、离子共存与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
3、能应用离子的化学性质,书写新情境下的离子方程式。因为中学化学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绝大都是在电解质溶液中进行的,大多属于离子反应,所以有关离子反应的内容,在高考的各类题型(选择、填空、计算)中均有出现,每年必考,久考不衰,并且每年所占分值比例均很大。
4、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这也是今年来考察的热点内容。
命题预测
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浓度大小(包括溶液酸碱性)的比较、离子反应能否发生、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问题是高考久考不衰的热点。这是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所决定的,在今后的高考中仍将继续,在题量、题型、分值和难度上将保持相对稳定,一般不会有大的变动。通过复习离子反应,加深对离子反应概念和反应条件的认识,熟练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进而强化对离子共存与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并通过适当练习巩固该部分知识。
一、了解电解质的有关概念
根据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的化合物可以判断是否为电解质。
(1)离子化合物在熔化状态时都能导电,因此都是电解质。有些离子化合物因难溶于水而使其水溶液难导电,如BaSO4、AgCl等。
(2)共价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可电离的为电解质,相反为非电解质。如HCl、H2SO4、HNO3等,在液态时虽不导电,但水溶液能导电,是电解质。
(3)有些化合物如SO2、SO3、NH3、PCl3等,其水溶液也可导电,但它们却是非电解质,原因是它们在水溶液中并不能电离出离子,只是与水发生反应产生电解质而引起导电。
(4)氯水、铁、石墨等尽管能导电,但既不是电解质,又不非电解质。
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强酸:HCl、H2SO4、HNO3、HBr、HI、HClO4 ……………
强电解质强碱:NaOH、KOH、Ba(OH)2 ………………
大多数盐(含难溶盐):NaCl、CaSO4、KNO3、BaSO4、AgCl …………
弱酸:HF、HClO、H2SO3、H2CO3、H3PO4、CH3COOH、……
弱电解质弱碱:NH3·H2O、Cu(OH)2、Fe(OH)3、………………
少数盐:Pb(CH3COO)2…………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
二、理解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是指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1)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又叫离子互换反应,其反应条件是:产生深沉、产生气体或产生难电离的物质如:
BaSO4+H2SO4═BaSO4↓+2H2O
Na2CO3+2HCl═2NaCl+CO2↑+2H2O
NH4Cl+NaOH═NH3·H2O+NaCl
这些反应的共同特点是:反应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减少,因此离子互换反应一般是朝着溶液离子浓度减少的方向进行。但有少数例外,如:
CaCO3+CO2+H2O═Ca(HCO3)2
此反应能够进行的原因,是因为生成了难电离的H2CO3与CaCO3反应可生成更难电离的化合物。
(2)氧化还原反应
(1)离子反应是在溶液或熔融状态时进行反应的,凡非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一般不能写离子反应方程式,亦即没有自由移动离子参加的反应,不能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如NH4Cl固体和Ca(OH)2固体混合加热,虽然也有离子和离子反应,但不能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只能写化学方程式。
(2)单质、氧化物、气体在溶液中的反应一律写化学式;弱电解质如弱酸(HF、H2S、HClO、H2CO3等)、弱碱(如NH3·H2O)和中强酸(如H2SO3、H3PO4)等难电离的物质必须写化学式;难溶于水的物质〔如CaCO3、BaSO3、FeS、PbS、BaSO4、Fe(OH)3等〕必须写化学式。
(3)多元弱酸的酸式盐的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写。如NaHCO3溶液和稀硫酸反应:
(4)对于微溶物的处理有三种情况:
①在生成物里有微溶物析出时,微溶物用化学式表示。如Na2SO4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
②当反应物里有微溶物处于溶液状态(稀溶液)时,应写成离子的形式。如CO2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③当反应物里有微溶物处于浊液或固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