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皮肤肌肉骨的愈合.ppt

格式:ppt   大小:3,116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皮肤肌肉骨的愈合.ppt

上传人:465784244 2019/10/6 文件大小:3.0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皮肤肌肉骨的愈合.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皮肤肌肉骨的愈合皮肤愈合伤口局部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血管断裂出血,数小时内便出现炎症反应,局部红肿。早期白细胞浸润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3天后转为巨噬细胞为主。血液和纤维蛋白原很快凝固形成凝块,有的凝块表面干燥形成痂皮,凝块及痂皮起着保护伤口的作用。2~3日后,在肌纤维母细胞的牵拉作用下,边缘的整层皮肤及皮下组织向中心移动,于是伤口迅速缩小,直到14天左右停止。伤口收缩的意义在于缩小创面。大约从第3天开始从伤口底部及边缘长出肉芽组织填平伤口。-,大都垂直于创面,并呈袢状弯曲。第5~6天起纤维母细胞产生胶原纤维,随着胶原纤维越来越多,出现瘢痕形成过程。创伤发生24小时内,伤口边缘的基底细胞即开始增生,并在凝块下面向伤口中心迁移,形成单层上皮,覆盖于肉芽组织的表面。当这些细胞彼此相遇时,则停止迁移,并增生、分化成为鳞状上皮。肌组织修复骨骼肌细胞属于永久性细胞。损失不太重、肌膜未破坏→残存部分肌细胞分裂、产生肌浆、分化出肌原纤维→恢复正常结构。肌纤维完全断裂→纤维瘢痕愈合→肌纤维仍能收缩。整个肌纤维均被破坏→瘢痕修复。骨的修复骨折愈合骨折的愈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是一面破坏清除,一面新生修复的过程,新生修复的过程是由膜内骨化与软骨化骨共同完成。骨折愈合的过程也是暂时性紧急连接过程到永久性的坚固连接的过程。愈合阶段通常把骨折愈合的进程分为以下3个阶段骨的愈合血肿炎症期骨折导致骨髓腔、骨膜下和周围组织血管破裂出血,在骨折断端及其周围形成血肿。伤后6~8小时,由于内、外凝血系统的激活,骨折断端的血肿凝结成血块。由骨折造成的损伤和缺血,可致部分软组织和骨组织坏死引起炎症反应,逐渐清除血凝块、坏死软组织和死骨,而使血肿机化形成肉芽组织。血肿炎症期主要变化骨折区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血肿;在导致骨折创伤的打击下,诱发骨折区的创伤性炎症,甚至波及全身;开始出现骨折后修复再生的早期反应。局部的炎症反应局部循环障碍白细胞渗出原发性组织坏死成纤维细胞增生血管增生血肿炎症期——血肿机化骨折断端周围的纤维结缔组织不仅包围着血肿,而且逐渐侵入血肿,不断地增殖和侵占血肿溶解和吸收后遗留下的空隙。同时在纤维结缔组织和血肿内,出现毛细血管,其数量迅速增加。肉芽组织取代凝血块,并且逐渐纤维化的过程称为血肿的机化。机化的血肿为骨折愈合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机化的血肿对骨折断端有初步固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