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名胜古迹
中国名城
北京
北京坐落于三面环山的“北京小平原”上,位于华北平原北端,面积,
平方公里。它是中国的首都,全国政治、经济、交通和科学文化中心,
同时也是著名的文化古都。
早在约万年前,举世闻名的“北京人”就在北京西南郊周口店地区生
活。周初,北京分属蓟、燕两诸侯国,当时蓟国的都城蓟城成为最早的北京
城的前身。隋唐时代,这里是地位显赫的军事重镇。辽代作为陪都,改称南
京。金灭辽后,于年迁都于此,并改称中都,北京作为封建王朝统治中
心的历史实始于此。以后元、明、清三代相继在此建都。元代时北京称大都,
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开始了大规模的
营建工程,建起了以奉天殿(太和殿)、中极殿(中和殿)、建极殿(保和
殿)和乾清、交泰、坤宁三宫共六座宏伟建筑为中心的金碧辉煌的紫禁城,
城外布列了衙署、王府、坛庙等。清代又在西郊修建了圆明园等许多园苑,
北京城的规模和格局始终得以保留。
悠久的历史为北京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这里有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
的皇家宫殿故宫,有称世界建筑奇迹的长城,有享誉国内外的古典园林颐和
园。此外还有十三陵、景山、香山、天坛、北海公园和周口店猿人遗址等,
向世人展示着这座古老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
西安
西安是陕西省省会。位于陕西中部、关中平原中央,是西北地区最大的
城市。历史上先后有西周、西汉、西晋、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
等九个王朝在此建都,千余年间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期主要的建都之地。
西安的名称虽起于明代,但它的兴起却是在西周,当时的丰、镐两京可
算是这里最早的城市。其后历代经营,不断扩大。如西汉时,这里就建起了
以未央、长乐、建章三大宫为主体的庞大建筑群。唐代长安城相当于今天西
安的倍,已发展成一座与世界各地先进文化交流频繁的国际大都市,其城
市建设也堪称当时世界最伟大的杰作。
漫长的历史为西安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举世无双的西安碑林,共有
石碑, 多块,是一座石体文化宝库;大、小雁塔是唐长安城遗留至今的
最重要的建筑物,唐僧玄奘曾在大雁塔中主持译经工作;建于明代的钟鼓楼,
是古代楼阁建筑的代表,钟楼已成为实际上的城徽。秦始皇陵、茂陵、昭陵、
乾陵等历代帝王陵墓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大多保存有碑碣石刻及各种动物
石雕,体形庞大,造型逼真。秦俑更被誉为世界奇迹之一,表现了中国古代
文化艺术的高度成就。其他如商周青铜器、唐三彩、陶俑和明城墙等古城遗
址,也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文化遗产,充分显示了西安是人类文比艺术的巨
大宝库之一。
洛阳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游南岸,北依邙山、黄河,南望洛河、伊
河,西据秦岭、潼关之险,东拥虎牢、黑石之固,自古为中原逐鹿之地。作
为封建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洛阳的范围比今洛阳市区要大得多:
北起黄河,南越嵩岳,东至虎牢,西达函谷,尽属京畿之地。
公元前年,周平王由旧都镐京(今西安市西)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历经余年,这是洛阳建都之始。自东周以后,东汉、曹魏、西晋、北魏
(孝文帝以后)、隋(炀帝)、唐(武后)、五代时的后梁、后唐,先后有
九个王朝建都于此,所以有“九朝古都”之称。九朝以洛阳为都,历时将近
千年,仅次于西安,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
东周时洛阳城“商遍天下,富冠海内”,从洛阳一带出土的大量精美的
周代青铜器、瓷器和玉器等文物是有力的佐证。东汉时此地建有最高学府太
学、国家天文台灵台以及明堂、辟雍,还有最早的佛寺白马寺。北魏时开始
雕凿著名的龙门石窟。唐朝洛阳是其鼎盛的象征,此时龙门石窟得以更大规
模地开凿。各种人才荟萃洛阳,“左右多第宅,参差居将相”,确实盛况空
前。唐宋时,“洛阳牡丹甲天下”,“天下名园重洛阳”,也是这一文化名
城的侧面写照。
南京
南京古称金陵,今为江苏省省会。位于江苏省西南部,濒临长江,三面
环山,地势险要,有“虎踞龙盘”的美誉。
南京自公元前年开始筑城,至今已有, )余年的历史。东吴、
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建都于此,故南京称为六朝古都。当时它将王宫、
官衙与民居分开,并将南北御道作为贯穿全城的中轴线,这种布局手法成为
后来历朝都城的一种基调。以后南唐、明初、太平天国乃至民国先后在此建
都,历时多年。特别是明初的南京,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
南京六朝时就已十分繁华。当时秦淮河两岸的乌衣巷、朱雀桥等地高门
大族聚居,一派金粉气息。谢灵运、刘勰、王羲之父子等文人雅士也齐集于
此,文人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