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NurfürdenpersönlichenfürStudien,Forschung,,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阅读练习及答案(1)、文学常识填空:李白、杜甫在文学史上有“大李杜”之称,而本诗的作者______和杜牧则有“小李杜”之称。(2分)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下画线的字的意思。(2分)   ①何当共剪西窗烛[何当]:_____②却话巴山夜雨时[却]:__;[话]:_____   (3)、用“/”画出古诗的朗读节拍。(2分)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2分)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   (5)、《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2分)   (6)、诗人想像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和妻子一起一边剪去燃尽的烛芯,一边回味这巴山的绵绵夜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2分)(7)诗中表达作者渴望团聚及美好愿望的句子是“【   】”。(1分) (8)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2分)答案:(1)、李商隐;(2)、①何时能够②再回叙;(3)、(略);(4)、D;(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6)、表达了诗人渴望和妻子团聚的心情。  (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分)   (8)(2分)“涨”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涨”字一词,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二:1.“秋”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两个“期”字,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同时烘托了人物漂泊在外的寂寞。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分离的现在和会面的将来;空间:诗人独处的巴山与亲人团聚的北方(长安)。5、李商隐的诗歌艺术成就很高,特别是他的咏史诗和描写爱情的““无题””诗,影响很大。6、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这首爱情诗描写巴山夜雨景象和诗人对妻子的思念,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7、“何当”体现出主人公一种怎样的心情?答:体现主人公当时急切回家见妻的心情,突出今夜的心境之郁闷、孤寂和内心的相思之苦。三:1、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的形式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作者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的思想感情。后两句通过设想来日重逢畅谈昔日相思的情境,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D)A、这首七绝情思委婉,清新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