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原创作者:刘桂宽博客地址:http://blog./一家电视台播放了这样一则报道,说某市有一名牌大学毕业生,读书时学习成绩一流,可他走上社会后,却几经周折而没有找到工作,后来他是借助新闻媒体的作用,方被一家私企聘用。于是,笔者便有此随想,一个人的事业成功,不仅需要有知识,更需要有能力。那些成功者所具备的知识并不一定比别人的多,但一定比别人更能够正确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即“德才学识”中的“才”。它是一个人十分重要的智能因素,知识是一个人得以成长和发展的基础。能力与知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之间不能划等号。一个知识渊博、学问高深的人,未必很有能力。《弟子规》中说:“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如果所学的知识不实践力行,一味读死书,华而不实,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歌德曾经说过:“并不是有水的地方都有青蛙,但是青蛙叫的地方必定有水。”歌德还说过:“单学知识的人仍然是蠢人。”这话说得苛刻,也许有些过分,但是使人们懂得知识不等能力,能力比知识更重要,还是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西方有句名言:“知识不如能力”。有人作了一个比喻,说:“知识如文字,能力如作文,知识如音符,能力如谱曲。”这比喻很有道理。文字人人认得,写成文章却大不一样。音符人人会唱,谱成曲调却千差万别。我们不妨再做一个比喻:知识如药材,能力如处方。只学知识犹如开中药铺,不会处方仍然无法治病。同样几味药材,开的处方有的收到奇效,有的功效甚微。再比如下象棋,人人都知道“马走日象走田,小卒一去不复还;炮打隔山将,车走一条线”的基本原理,但运用能力强者能把死棋走活,而能力弱者,则会把活棋走死。运用知识需要能力,掌握知识也需要能力。毛泽东强调“学说“书读得不在于多,要精,要管用”。这就是说,知识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能力。书本人人会读,收效却大不相同。有能力者,就会读书,思路对头,方法得当,一入门就能抓住本质,很快消化吸收,进得去、出得来,越读越活。欠能力者,学而不思,死啃书本,全靠强记硬背,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累得头昏脑胀也所得无几;既使强记下来,满脑子都是知识,如果不能消化吸收,落个“消化不良”,反倒成为负担,书读得越多,包袱越重。这样的知识又有什么用呢?就是再多再好的知识,那也几乎等于没有。最后不是掉进迂夫子教条主义的泥坑,就是变成思想迷惘的书呆子,不过一个腐儒而已。因此,能力是比知识更加重要的智能因素。只要有了较强的能力,就能更好地吸收知识和有效地发挥知识的作用,就能比较快地从知识不多变成知识较多,就能对新出现的知识也能更快掌握。过去人们一直认为知识最重要,于是在教育中也着重强调学习知识,但培养出许多高分低能的学生。正所谓人们常说的“有文凭没水平”。这说明知识并不是决定因素,更何况我们学习的很多知识,并不能派上用场呢?香港著名歌星邝美云,曾参加香港小姐竞选,获得第3名。在竞选期间,记者提了一个刁钻的问题,“你读书时成绩不好,你是否很笨?”这个问题的确棘手,可邝美云是这样回答的:“你们注意到没有,读书时成绩一流的人毕业后干什么?可能当工程师、律师、医师;而学习成绩二流的干什么呢?他们中很多却当那些工程师、律师、医师的老板。”邝美云的回答的确令人深思。成绩一流的打工,成绩二流的却当老板。这是不是实情呢?回忆我们大学、中学、甚至小学的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