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外科治疗.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外科治疗.doc

上传人:pppccc8 2019/10/31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外科治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外科治疗【摘要】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鼓膜置管+针对病因(腺样体或扁桃体或鼻窦炎)治疗对小儿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OtitisMedia,SOM)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从2002年到2008年诊疗的SOM患儿48例(76耳)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或扁桃体切除)+(或双上颌窦穿刺置管冲洗)+鼓膜切开置管;对照组采用鼓膜切开置管。结果治疗组34例(56耳),其屮治愈50耳,好转6耳,有效率100%;对照组14例(20耳),其中治愈12耳,好转4耳,无效4耳,有效率80%,两组SOM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o结论鼓膜置管+针对病因(腺样体、扁桃体、鼻窦炎)在鼻内窥镜下直视进行,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手术疗效显著,并发症减少。【关键词】鼻内窥镜;分泌性屮耳炎;腺样体肥大;小儿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炎性病变。小儿发病率高,病因尚不完全明确,认为腺样体肥大是分泌性中耳炎(SOM)的重要原因,其中扁桃休肥大、鼻窦炎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鼓膜切开置管后再针対其可能的病因(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鼻窦炎等)予以积极鼻内窥镜下的外科治疗,其治愈率明显提高,复发率显著降低。我科6年以来共诊治分泌性中耳炎患儿48例(76耳),其中采用综合手术治疗34例(56耳),另外采用鼓膜切开置管14例(20耳)作为对照,得到不同治疗效果,报告如下。(76耳)分泌性中耳炎合并腺样体肥大,其中8例有扁桃体肥大,10例合并鼻窦炎,3例合并扁桃体肥大+鼻窦炎,男31例,女17例,年龄4〜14岁,,病程2个月〜3年。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56耳)采用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或扁桃体切除)+(或双上颌窦穿刺置管冲洗)+鼓膜切开置管;对照组14例(20耳)采用鼓膜切开置管术。、听力下降、耳痛、鼻塞、打鼾、耳鸣、鼓膜呈乳白色或灰蓝色、光锥消失、活动受限,音义检查林纳试验(RT)“一”或“土”,韦伯试验(WT)偏向患侧或“二”,声导抗测试(采用丹麦MADSENZ0DLAC901型中耳炎功能分析仪)鼓室功能呈图B型,无橙骨肌声反射。,患耳朝上,全麻气管插管,消毒外耳廓、外耳道及鼓膜,铺无菌巾,在直径3mm的0度硕管鼻内窥镜及图像监视系统的引导下进入患侧外耳道,并调整术野,充分显露鼓膜,一手持鼻内窥镜,一手持鼓膜切开刀在鼓膜前下方作弧形切口,-3mm,吸除鼓室内胶冻样积液或浆液性分泌物,置入哑铃状胶管。治疗组患儿改仰卧位,生理盐水+%肾上腺素棉片收缩双鼻黏膜,一侧鼻腔插入30。硬质鼻内窥镜,一侧鼻腔插入电动吸引切割钻(转速3000rpm),直视下切除腺样体,注意不要损及咽鼓管圆枕。若鼻腔狭小、鼻中隔偏曲,可将软腭拉起,经鼻内窥镜直视下,口内插入吸切刀进行手术切除,术毕纱球压迫止血。合并扁桃体肥大者同时以剥除圈套法手术摘除扁桃体。合并慢性鼻窦炎,经下鼻道外侧壁穿刺后置入硬膜外硅胶管,术后冲洗注约。保持术耳清洁,局部及全身抗炎治疗。:临床症状消失,听力恢复,鼓膜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