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通信网 hdlc协议概述.doc.doc

格式:doc   大小:39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通信网 hdlc协议概述.doc.doc

上传人:wxc6688 2019/11/7 文件大小:3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通信网 hdlc协议概述.doc.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帧结构等内容,并对现存的HDLC标准和其应用范围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概述。关键词HDLC协议数据链路层标准正文一、HDLC发展历史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igh-leveldatalinkcontrol),简称HDLC,是一个在同步网上传输数据、面向比特的数据链路层协议。60年代,英国NPL网首先提出分组交换的概念。之后,美国的ARPA网采用分组交换的方式运行。计算机网络纷纷出现,但原来用于终端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的控制规程都是以字符为基础的,它们往往难以满足计算机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要求。70年代初,IBM公司率先提出了面向比特的同步数据链路控制规程SDLC(SynchronousDataLinkControl),workArchitecture(SNA)数据链路层的协议。随后,P(AdvancedDataControlProcedure)做为国家标准;ISO将修改后的SDLC称为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High-levelDataLinkContl),并将它做为国际标准。HDLC与基本型规程相比较,它的主要进步在于引入一个标志F(01111110)和一个0比特插入机构,使传输数据的控制机构简单,并把面向比特的能力引入传输机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1年正式推荐了一个网络系统结构----七层参考模型,叫做开放系统互连模型(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OSI)。OSI参考模型将整个网络通信的功能划分为七个层次,它们由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HDLC协议数据链路层,把从物理层来的原始数据打包成帧。数据链路层负责帧在计算机之间的无差错传递。在ISO标准协议集中,数据链路层采用了HDLC协议。二、HDLC协议HDLC是为进行同步或起/止,码透明的数据传输而设计的。两个数据站间进行码透明数据通信的正常周期由数据源到数据宿信息帧的传送和反向确认帧的传送组成。通常在包含数据源的数据站接收到确认之前,应把原来的信息保存在存储器中,以便需要重传时使用。数据源和数据宿之间的数据顺序完整性用编号方法实现。数据链路上每个数据源/数据宿的组合采用独立的编号方法。数据宿采用把所期望的顺序编号通知数据源的办法来实现确认功能。(一)、适用链路HDLC规程适用于不平衡和平衡数据链路。1、不平衡数据链路一条不平衡数据链路包含两个或多个数据站。为了达到控制目的,数据链路上的有一个数据站负责组织数据流并负责处理不可恢复的数据链路层差错情况。负有这种责任的站,在不平衡连接方式数据链路中称为主站,在不平衡无连接方式数据链路中称为控制站。2、平衡数据链路一条平衡数据链路只包含两个数据站。为了达到控制目的,每一个数据站都负责组织数据流并负责处理各自发起的传输中所产生的不可恢复的数据链路层差错状态。(二)、数据链路配置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规程的类别是描述数据链路操作的一些方法。这些方法允许在各种逻辑配置和物理配置的数据站间进行同步的或起/止的、码透明的数据传输。这些规程类别在整个HDLC体系结构中,以一致的方式定义。HDLC标准目的之一是在不平衡规程、平衡规程和无连接规程的基本类别问保持最大限度的兼容性,这对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