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目录《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大纲  2第一章 比较文学的性质、意义  3第二章 比较文学的历史与学派  4第三章 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  5第四章 主题学  6第五章 形象学  7第六章 文类学  9第七章 译介学  9第八章 跨学科研究  10第九章 中西诗歌比较研究  10第十章 中西小说比较研究  11第十一章 中西戏剧比较研究  12第十二章 中西诗学比较研究  12《比较文学》parativeLiterature一、课程基本信息(ourseInformation)课程代码:121452CourseCode:121452课程名称:parativeLiterature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CourseType:SpecializedCourse学  时: 36   Period:36学 分: 2Credit:2适用对象: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TargetStudents:UndergraduateStudentsMajoringinChineseLiterature考核方式:考试Assessment:Examination先修课程: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PreparatoryCourse:LiteratureTheory,HistoryofTheAncientChineseLiterature,HistoryofModernChineseLiterature,HistoryofContemporaryChineseLiterature,HistoryofForeignLiterature,WesternLiteratureTheory,ChineseAncientLiteratureTheory二、课程简介(BriefCourseIntroduction)《比较文学》是我国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从跨语言、跨文化、跨民族、跨学科的宏阔视野来研究文学,考察不同国家、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注重突破国家、民族、语言乃至学科的界限来探寻把握文学的本质与规律,促进世界文学与文化之间的沟通与对话;尤其注重立足于本民族文化传统进行中西文学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对话。教学内容既有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方法,又有生动的个案研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ContrastiveLiteratureisacross-,,systematictheories,、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比较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比较文学的基本知识与基础理论,并能初步运用比较文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解读中外文学现象。培养学生用比较、联系、汇通的方法观察、分析各种文学现象及作家作品的能力,并开阔文学视野,拓展思维空间,培养与提高学术能力。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 比较文学的性质、意义(一)(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法国基亚、卡雷,美国雷马克、奥尔德里奇,俄苏及日本的学者。、季羡林、乐黛云等的定义。:比较文学是一种跨语言、跨民族、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一门新兴的、发展的、边缘的学科。第二节 :基本性质、立足点,超越了单纯的方法论上的意义。: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是出发点和最终指向。:打破民族、国家界限和时代界限,使古今中外文学形成网络。:作为独立学科形成系统的理论与方法,不是单纯的文学比较。第三节 (三)?全球化语境下比较文学有何意义??(四)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方式第二章 比较文学的历史与学派(一)、美国学派、中国学派的观点(二)教学内容第一节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亚里斯多德、:19世纪初期,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