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基于波士顿矩阵法的纳税人需求分析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不断加快,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工作主题,纳税服务已成为税务部门的核心业务之一。以“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为宗旨的纳税服务理念就是要最大限度的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税法遵从度为目的,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手段,完善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质效,积极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和服务型税务机关。因此,以“以纳税人合理需求”为导向的纳税服务,是当前纳税服务工作的重中之中,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内在要求,更是纳税人的迫切需要。为了全面、客观、真实地掌握纳税人对税务部门纳税服务工作的总体评价情况,从中找出税收工作的薄弱环节,为税务部门优化纳税服务工作提供合理化建议,我们对全市范围内的700户纳税人和100名税务人员,开展了纳税服务工作满意度调查和纳税服务项目重要性调查。在调查评价分值的基础上,运用波士顿矩阵模型的基本原理,对纳税人需求进行了科学分析,从理论上为税务部门改进纳税服务工作提供了指导性意见。一、波士顿矩阵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波士顿矩阵(BCGMatrix),又称市场增长率-相对市场份额矩阵、波士顿咨询集团法、四象限分析法、产品系列结构管理法等,是由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波士顿咨询公司创始人布鲁斯·亨德森于1970年首创的一种用来分析和规划企业产品组合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核心在于,要解决如何使企业的产品适合市场需求的变化。同时,如何将企业有限的资源有效地分配到合理的产品结构中去,以保证企业收益。具体到纳税服务工作,就是需要解决如何使税务机关的服务项目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纳税人的服务需求变化,如何充分利用税务机关现有的人力、物力资源优化各项纳税服务工作,全方位、多角度地满足纳税人合理需求,促进税收遵从。运用波士顿矩阵法分析服务需求,决定纳税服务质效的基本因素有两个,内因是税务机关服务项目的重要性,外因是纳税人满意度。这两个因素相互作用,会出现四种不同类型的服务项目,形成不同的服务改进策略:①重要性和满意度“双低”的服务项目(持续关注类项目);②重要性低满意度高的服务项目(稳定发展类项目);③重要性高满意度低的服务项目(急需改进类项目);④重要性和满意度“双高”的服务项目(优势保持类项目)。(一)基本原理。波士顿矩阵将税务机关不同的服务项目,从重要性和满意度两个方面进行有机组合。在坐标图上,以纵轴表示满意度,横轴表示重要性,确定两轴中点后,将坐标图划分为四个象限。在使用中,税务机关可将服务项目按各自的重要性和满意度归入不同象限,使现有服务项目的分布情况一目了然,同时对处于不同象限的服务项目提出对应的改进措施。其目的在于通过服务项目所处不同象限的划分,使税务机关采取不同对策,以保证纳税人满意度较低的服务项目能得以不断优化和改进,纳税人满意度较高的服务项目能得到稳定发展和完善,促进税企双方良性互动,不断提升税务部门服务水平和纳税人税法遵从度,实现“提质、减负、增效、和谐、遵从”的工作目标。(二)基本步骤。。对于重要性因素,由于重要程度与分值正好相反,因此必须对各项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对于满意度因素,需要运用统计方法,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总体满意度分值。。确定纵坐标“满意度”的一个中线,